核心提示:在奧巴馬獲得美國總統連任的首個交易日,道瓊斯指數大跌2.36%, 引發了全球多數股市走低。業內分析認為,這種情況出現說明全球市場已經快速從關注美國大選轉向美國即將面臨的“財政懸崖”。
從今年底到明年初,美國的財政政策將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疊加的復雜局面。小布什政府推出的減稅政策將于今年年底到期,美國政府開支削減計劃將于明年啟動,兩項涉及資金6000多億美元。據美國國會預算局預測,這樣的增稅和減支帶來的大規模財政緊縮,將導致2013年上半年美國經濟重陷衰退之中。如果美國政府從現在起到年底不能出臺行之有效的新舉措,美國明年1月份將會出現規模相當于GDP5%的財政緊縮。這不僅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體將是一記重大打擊,而且很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之中。
美國“財政懸崖”,實質上反映的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執政理念上的顯著分歧。民主黨青睞政府需求管理對經濟復蘇發揮穩定性作用,而共和黨則更強調市場自發調節力量,認為適度延期稅收等優惠政策,可刺激私營單位投資支出,進而使經濟復蘇更具內穩性。
相關專家預測,盡管目前美國國會兩黨在減赤與增稅方面還存在許多嚴重分歧,但可以預見兩黨即便不在明年1月1日前達成妥協,也將會在明年3月前最終協調出一個妥協的方案來,以免屆時真正陷入“財政懸崖”而無法自拔。

美“財政懸崖”迫在眉睫
美國“財政懸崖”拉響警報
經過艱難的競選,美國總統奧巴馬6日成功連任,但他迎來的,卻是7日金融市場的普遍大跌。
投資者和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盡管之前困擾市場的選舉不確定性已經消除,但橫梗在前的“財政懸崖”和聯邦債務上限問題卻讓市場惴惴不安。
5日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警告,美國“財政懸崖”是短期內全球經濟的最大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在會后的記者會上強調,美國的“財政懸崖”和債務上限是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否則美國經濟很可能將在2013年再次陷入衰退,嚴重影響世界經濟。
“財政懸崖”迫在眉睫
奧巴馬剛剛連任,就面臨緊迫挑戰,首當其沖的就是美國的“財政懸崖”。
所謂財政懸崖,就是財政狀況走到了盡頭,稅收增加的同時財政支出又大幅削減,在這一時點進入突然性緊縮。
由于小布什政府時期的減稅政策將在今年底到期,如果國會沒有就稅改方案和財政政策達成一致,預計2013年新增稅收將超過4000億美元。同時,自動減赤機制也將在2013年1月1日被觸發,10年將共強制削減1.2萬億美元聯邦開支。美國會預算局再次警告“財政懸崖”風險
新華網華盛頓11月8日電(記者樊宇 蔣旭峰)美國國會預算局8日發布最新報告說,如果布什政府時期的減稅政策今年年底如期結束,同時自動減赤機制按計劃于明年啟動,2013年美國經濟將出現萎縮,失業率將升至9%以上。
國會預算局當天在報告中說,如果國會不能阻止“財政懸崖”出現,2013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0.5個百分點,明年第四季度美國失業率將升至9.1%。
報告分析說,廢除自動減赤機制將使美國經濟在2013年提升約0.8%,而延期布什政府的減稅政策將使經濟增長約1.4%。兩者同時進行將提升GDP2.2%,但同時導致財政赤字增加3950億美元。
報告同時指出,即使完全消除“財政懸崖”的威脅,一段時間內美國經濟增長仍將低于其潛在增長率,而且失業率將高于正常水平。未來十年聯邦政府債務將繼續膨脹,這將增加財政風險。美國離財政懸崖有多遠?
散開吧,伙計們,這里沒什么好看的了。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連任意味著美國經濟政策(還有市場情緒)將不會改變。沒錯,投資者不用面對羅姆尼上臺后推行“霰彈槍政策”帶來的麻煩,包括可能圍繞人民幣問題與中國爆發貿易戰,或者美聯儲(Fed)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遭到邊緣化。至于奧巴馬的又一個四年任期,未來的政策僵局看上去將和往日一樣。投資者眼下關注的重點將是所謂的“財政懸崖”。“財政懸崖”意味著,6000億美元的增稅和削減支出措施將在2013年自動生效——除非國會及時達成協議阻止這種局面。在投資者等待美國國會采取正確行動之際,他們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一個是找出最可能受益于奧巴馬連任的行業。銀行怎么樣?銀行業從一開始就是奧巴馬政府的懲罰對象:奧巴馬是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僅兩個月后當選總統的。此后出臺的干預式監管不太可能被削弱。但假定抨擊銀行家的言論到此為止。奧巴馬政府基本上贏得了其與銀行之間有關監管和實踐的辯論。美國各銀行的狀況要比歐洲的銀行好得多。華爾街與白宮休戰是可取的,也將是一個買入信號。
或令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美財政懸崖成金融市場定時炸彈

美國會兩黨合作前景不明奧巴馬成功連任后,美國股市并沒有大漲。由于市場焦點迅速轉向“財政懸崖”問題,投資者擔憂情緒再度占上風,美國股市三大股指7日全線重挫。
受累于美國市場的疲弱表現,亞太股市8日普遍出現較大幅度下挫。
在奧巴馬當選連任總統后,參、眾兩院席位也各有歸屬。7日,白宮和國會兩黨高層均表示希望合作解決“財政懸崖”問題。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美參、眾兩院繼續由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掌控,政治僵局很難打破,奧巴馬政府推行相關政策的道路料將異常艱難。
7日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下挫300多點,全天跌幅達到2.36%;標普500指數下跌2.37%,創下今年6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十大行業板塊全線下挫,80%以上的成分股公司股價下跌;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48%。
由于投資者擔心奧巴馬連任意味著監管力度將加大,金融股和能源股遭遇重創。7日,標普金融指數下跌3.5%、標普能源指數下跌3.1%。其中摩根大通下跌5.6%、高盛下跌6.6%、皮迪能源公司股價下跌9.6%、阿齊煤炭公司股價下跌12.5%。
8日亞太地區主要股市也普遍下跌。日本東京股市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跌幅為1.51%、韓國首爾股市綜合指數跌幅為1.19%、新加坡股市海峽時報指數下跌1.02%、印度孟買股市敏感30指數下跌0.30%、中國香港股市恒生指數跌幅為2.41%、澳大利亞悉尼股市S&P/ASX200股指下跌0.72%。大摩:財政懸崖或令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約希姆·石清(Joachim Fels)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美國大選后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解決“財政懸崖”問題,如果沒有進一步舉措推出,可能會給美國經濟帶來重大的打擊,甚至有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財政懸崖”被認為是大選后美國政府將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從今年底到明年初,美國的財政政策將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疊加的復雜局面,小布什政府推出的減稅政策將于今年年底到期,政府開支削減計劃將于明年啟動,兩項涉及資金6000余億元。根據美國國會預算局的預測,這樣的增稅和減支所造成的大規模財政緊縮,將導致美國經濟于2013年上半年重陷衰退。
對此,約希姆指出,對于美國政府來講,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盡量能夠避免“財政懸崖”,如果從現在到年底沒有進一步舉措推出,將導致美國一月份出現規模相當于GDP5%的財政緊縮,這樣的話對于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經濟體來說都是重大的打擊,很有可能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美國財政部日前指出,預計美國聯邦政府的公共債務總額將在今年底達到16.4萬億美元的上限。在美國總統大選后,美國政府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解決“財政懸崖”。分析人士指出,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稅收和政府支出方面分歧嚴重,圍繞預算政策的討論可能會有嚴重沖突。問題的關鍵點在于,美國政府和國會會就年底生效的大幅增稅減支舉措達成什么樣的協商結果。財政懸崖累及黃金 年內難改震蕩行情
1800美元成為今年黃金最難逾越的關口。在10月份,由于市場憂慮希臘及西班牙前景,以及全球經濟前景的不明朗,致使美元匯率上漲,國際現貨金價10月5日在達到1796.10的11個月高點后,一路震蕩下滑,目前正徘徊在1725美元左右附近。
有市場分析指出,黃金價格在10月出現了回落行情,這是受到了基本面和技術面雙重因素影響。10月在基本面的表現上,美國經濟數據的轉好是月內黃金價格走弱的主要因素。由于市場預期美聯儲有可能隨著美國經濟數據的走強而終止QE3,因此美元受益走強,打壓了黃金。技術面上,由于9月黃金市場漲幅強勁,技術指標在10月存在較強的修正需求,因此也是造成10月黃金下跌的原因之一。
此外,恒生銀行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歐債危機似乎也成為導致年末黃金下跌的“元兇”之一。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調低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由之前的3.9%降至3.6%,并指出經濟風險會同時影響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的經濟,因而相繼調低美元、歐元區和新興國家的2013年經濟增長預測。而投資者也紛紛用拋售黃金轉而增持美元的方式進行避險,并最終與其他因素一起造成金價在10月下跌約3%的事實。
進入11月后,各類重要事件的集聚造成了金價的急漲急跌。11月2日,由于當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失業率較前月上升0.1個百分點,升至7.9%,已連續兩個月位于8%之下。同時,10月份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崗位17.1萬個,顯示美就業市場逐漸改善。這份令人鼓舞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降低了全球央行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措施的幾率,也導致金價上周五的大跌。然而,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后,由于奧巴馬的連任,市場預期寬松貨幣政策將會繼續,因此利空美元,國際現貨黃金價格亦直接跳漲。
美下屆總統的首道坎
美眾議長稱兩黨需就避開“財政懸崖”尋求共識

新華網華盛頓11月7日電(記者樊宇 蔣旭峰)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7日表示,華盛頓必須妥善解除“財政懸崖”這一威脅,兩黨需為此尋求共識。
博納當天發表講話說,國會兩黨必須就如何避開“財政懸崖”找到短期解決方案,然后在2013年就更加長遠的稅收和減赤計劃達成妥協。
博納說,美國的財政失衡問題不可能在一夜間解決。兩黨所要做的是避開“財政懸崖”,并以此促成更加全面的財政整頓方案。
博納表示,共和黨期待與民主黨合作,并愿意在“正確條件下”接受增加稅收收入的措施,但他同時要求民主黨人同意“瘦身”社會福利項目。 “財政懸崖”將成美下屆總統首道坎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1月3日文章】題:總統先生,你的首要任務:經濟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扣人心懸的關鍵時刻,貝拉克·奧巴馬和米特·羅姆尼在入主白宮的選戰中旗鼓相當,不分高下。
然而隨著美國急切盼望周二的投票結果,投資者將更關注美國經濟是否在“財政懸崖”邊緣步履維艱。一系列短期賦稅減免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前結束,而政府開支將大幅削減5600億美元。這些措施總共將令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4%。
大選能有助于重振美國經濟嗎?《泰晤士報》財經版審視了贊成與質疑的意見,針對是否能夠解決“財政懸崖”問題以及哪個黨派能更好地完成這一任務找到了答案。
美國經濟盡管仍疲軟,但正在渡過2008年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機難關,速度比發達國家的許多其他對手都要快。貝斯廷維斯特資產管理公司的賈森·霍蘭茲說:“美國經濟預計今年將增長2.2%,而其他發達經濟體僅為1.3%。明年美國預計將增長2.1%,其他發達國家對手則為1.5%。”
如果贏得周二大選的新總統無法應對“財政懸崖”問題,那么美國的經濟復蘇將陷入困境。但霍蘭茲認為,無論是羅姆尼還是奧巴馬當選,都會達成兩黨共同支持的解決方案。他說:“美國公眾有很強的傳統,會團結在新當選的領導人周圍。”
中國應警惕
美財政懸崖才是中國最大威脅
美國迫在眉睫的財政懸崖才是對中國真正的威脅。理由其實很簡單,如果民主黨與共和黨無法達成政治協議,那么大規模的減支措施將于12月31日自動啟動,布什時代的減稅政策也將在這一天到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美國一旦墜入財政懸崖,將直接導致2013年的公共開支大幅減少,而減少的規模基本相當于美國目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這足以使美國經濟陷入全面的衰退。
雖然筆者對這一局面的發生現在持否定態度。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的話,或發生其他一些貨幣政策和債務上限的變故。中國經濟將毫無疑問地受到其政策變故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世人皆知,歐洲的債務危機和經濟大蕭條,已經使得歐元區的消費需求正迅速萎縮,美國已然重新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雖然去年中國對歐洲出口占到了中國出口總額的18.8%,但是一個嚴酷的事實就是這個總額,在今年已經出現明顯下滑。中國擔心美國財政懸崖問題
美國大選中談論中國最多的場合就是米特-羅姆尼揚言要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但對中國而言,美國迫在眉睫的財政懸崖才是真正的威脅。
若美國大選后民主黨與共和黨無法達成政治協議,大規模的減支措施將于12月31日自動啟動,布什時代的減稅政策也將在同一天過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如果美國果真墜入財政懸崖,將使美國2013年的公共支出大幅減少,減少的規模相當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足以使美國經濟再次陷入全面衰退。
這一局面似乎不大可能。但若真的發生,中國將受到深遠的影響。在歐洲需求逐漸萎縮的情況下,美國已重新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去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達3240億美元,占中國出口總額的17.1%,占中國GDP的4.4%。同年中國對歐洲出口占出口總額的18.8%,但這一份額在2012年已出現回落。
若美國步歐洲后塵陷入衰退,中國對歐美這兩大貿易夥伴的出口將出現萎縮,進而可能撼動全球金融市場。IMF的模型顯示,在最糟糕的情景模式下,美國GDP下滑4.8個百分點可能拖累中國2013年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如果金融市場的壓力大于預期,對中國的影響可能翻倍。
“財政懸崖”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財政懸崖?
大選結束后,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必須再次面對一個分裂的國會,正是這樣一個國會曾在去年把美國推到債務違約的邊緣。當議員們回來開完本屆國會最后的會議時,他們將面對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去年,議員們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就一系列旨在削減預算赤字的增稅與減支政策達成一致,于是同意啟動“自動削減赤字機制”——假如一個特別委員會拿不出折衷方案,那么一系列令人不快的國防與福利開支削減方案就會自動生效。議員們最終沒能達成協議,于是各項減支方案按計劃將在2013年1月1日生效。
不僅如此,布什政府時期和金融危機后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實行的減稅政策將在2012年底到期。增稅與減支這兩項政策
疊加在一起就被稱為“財政懸崖”,其威力將達到8000億美元的規模,相當于2013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5%。既然經濟增速在沒有財政懸崖影響的情況下預計將只能達到2%左右,因此財政懸崖的出現必將導致美國的經濟活動陷入極度萎縮,只不過專家們對于經濟會惡化到什么程度仍持不同看法。
“財政懸崖”的前世今生
“財政懸崖”一詞由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最初使用,用以形容2013年1月1日這一“時間節點”。
2001年1月20日,小布什就任總統,為刺激經濟長期增長,小布什在當年頒布了《經濟增長與稅收減免協調法案》,將最高所得稅稅率從39.6%降低到35%;2002年,又將資本利得稅稅率從20%降到15%,并將對股息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從35%降到15%。按照時間表,最高所得稅率的降稅本應在2011年年底結束,但因2008年的金融危機,2009年1月20日就任總統的奧巴馬被迫將減稅時間延長了兩年。為刺激消費,奧巴馬還宣布從2011年起,將美國工資稅從6.2%下調至4.2%,同時出臺失業救濟金計劃,二者所對應的政策周期分別為兩年。
稅收的減少和經濟刺激計劃產生的巨大開支,使得美國財政捉襟見肘、舉步維艱。由于兩黨在減赤問題上爭斗不斷,美國參眾兩院去年設定了觸發機制,即如果在2013年1月1日仍未達成共識,則民主、共和兩黨各自主張的政府開支項目,將需分攤減赤金額,預計將在未來10年內削減政府開支1.2萬億美元。美國“財政懸崖”問與答
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美國將迎來“財政懸崖”。近來,無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二十國集團峰會,還是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均將美國“財政懸崖”視為當前全球經濟最緊迫的風險。
“財政懸崖”由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今年2月7日的國會聽證會上首次提出,它指的是美國將在明年1月1日同時出現稅收增加和開支削減局面。如果國會民主、共和兩黨不能在今年底達成協議避免這一局面,明年美國將增加5320億美元稅收,同時減少1360億美元政府開支。
之所稅收會增加,是因為今年底布什總統簽署的減稅法案即將到期,如果國會不延長這一法案,那么幾乎所有美國人從明年開始都要多交稅。
而政府減少開支的原因是,去年夏天,為避免政府因經費不足關門,美國國會不得不提高了政府債務上限,但同時附加了一個未來十年削減1.2萬億美元政府開支的條件。由于兩黨一直未就削減開支的具體方案達成一致,按照國會通過的預算控制法案,明年初“自動減赤機制”將被啟動。這意味著,明年起美國政府將開始強制削減開支,其中受影響最大的是國防部門以及社會保障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