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朝發射衛星始末外媒稱“出其不意”引全球注意

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摩洛哥常駐聯合國代表穆罕默德·盧利什基在磋商結束后宣讀了聲明,稱安理會就朝鮮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發射活動所引發的嚴峻局勢和關切進行了磋商。中新社發李洋攝

朝中社12月12日提供的這張照片顯示,搭載朝鮮“光明星3號”衛星的“銀河3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當日,據朝中社報道,朝鮮“光明星3號”衛星發射成功并進入預定軌道。報道說,作為科技衛星的“光明星3號”衛星搭載了地球觀測所需的觀測器材和通信器材。
中新網12月13日電 綜合報道,朝鮮于當地時間12日上午發射“光明星3號”二期科技衛星,并宣布衛星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對于朝方這一舉動,外媒表示,朝鮮“再一次”在外界“毫無戒備”的情況下吸引了全球的注意。
朝鮮“出其不意”發射火箭吸引全球注意
事實上,就在本次發射的前兩天,朝中社還發布消息,稱由于運載火箭第一級操縱發動機系統出現技術問題,把發射時間延長至29日。這與朝鮮宇宙空間技術委員會發言人在本月1日宣布的發射時間有所出入。朝方1日表示,遵循已故領導人金正日的遺訓,定于10日至22日“發射靠自己的力量和技術制作的實用衛星”。
面對朝方發布的消息,美日韓均表示會一如既往監控朝鮮在西海衛星發射場的舉動。美國10日繼續派出兩架偵察機飛離沖繩監控發射動態,同時也表示海軍已經部署了裝備有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軍艦,并正在密切監視朝鮮。日本防衛大臣森本敏則稱,在朝鮮官方確認推遲發射以前,日本不會調低警戒級別。對于緊鄰朝鮮的韓國來說更是如此,韓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表示將密切監控朝方舉動。
緊接著11日,韓國政府消息人士說,朝鮮向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和國際海事組織(IMO)通報將火箭發射時間延長至本月29日,但推進器墜落地點等其他內容并無變化。同日,韓國軍方還稱,觀察到朝鮮有拆卸火箭跡象,“看起來朝方正在試圖修復技術問題。”
朝鮮之前的一系列動作似乎讓外界以為,它不會在短時間內做出發射的行為,可事實表明它“再一次”在外界“毫無戒備”的情況下吸引了全球的注意。法新社評論稱,朝方的舉動再次證明,(監控朝的國家)想要精準地預測到它何時做出何種舉動,幾乎是不可能的。
日韓菲緊盯“火箭”蹤跡朝宣布發射成功
由于搭載“衛星”所用的火箭朝南飛行,日本、韓國和菲律賓害怕火箭殘骸落至本國領土,或因發射失敗彈片跌落傷及民眾,紛紛采取緊急應對措施。
日本政府在確認朝鮮發射后,于發射后6分鐘通過全國報警系統向全日本地區進行了報警,各地方政府在接到該報警后通過各地的防災無線電等措施通知到了居民,并對朝鮮發射火箭召開了緊急安全會議。韓國方面則出動宙斯盾艦,跟蹤火箭軌跡。菲律賓民防部門負責人拉莫斯警告漁民避免前往呂宋島北部海岸,并稱由于沒有追蹤火箭發射軌跡的技術,已經要求韓國提供幫助。
據報道,朝鮮火箭搭載著衛星朝南飛行,按照預定軌道分3段分別落在了朝鮮半島以西約200公里的黃海,朝鮮半島西南方向約300公里的東海以及菲律賓以東約300公里的太平洋。
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表示,火箭“似乎”已將一個物體送入軌道,已被美國導彈防御系統追蹤到。另有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研究中心的專家喬納森·麥克道爾稱,朝鮮本次發射是個“完美的成功”。
安理會予以譴責多國表示嚴重關切
聯合國安理會于北京時間13日緊急磋商后發表聲明,譴責朝鮮發射衛星,并表示將繼續就此展開磋商。
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摩洛哥常駐聯合國代表穆罕默德·盧利什基稱,安理會就朝鮮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發射活動所引發的嚴峻局勢和關切進行了磋商。安理會譴責朝鮮發射衛星,認為此舉顯然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號和第1874號決議。
美國白宮12日稱朝鮮的舉動是“高度挑釁”行為,對地區穩定構成威脅、對國際社會防止核擴散的努力造成損害。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維特發表聲明稱,鑒于當前形勢,美國將加強與地區盟友的聯系和合作,共同應對。
歐盟外交事務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12日發表聲明稱,對朝鮮衛星發射表示強烈關切。她表示,朝鮮12日早些時候發射“衛星”是其長期以來意欲獲取彈道導彈技術的又一次嘗試。
亞太方面,日本官房長官藤村修表示,日方認為朝鮮此舉是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重大挑釁行為,將與美韓兩國緊密合作,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制裁決議。韓國總統李明博在朝鮮發射衛星之后立刻接到了來自國家危機管理室長安光瓚的報告,并緊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研究應對方案。韓方的會議聲明譴責朝鮮發射火箭,稱其違反了聯合國決議。
中國與俄羅斯對朝鮮發射“衛星”一事表示“遺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對朝方在國際社會普遍表明關切的情況下實施發射,表示遺憾。俄方認為,朝鮮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明確禁止朝鮮利用彈道導彈技術發射火箭的1874號決議。俄方認為,作為聯合國會員國,對負責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聯合國主要機構所做出的決定不予理睬是“不能容許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