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晚發生的溫州動車追尾特大事故,成為國人揪心的重大新聞事件。截至昨晚,有關方面發布的消息稱,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35人,約200人受傷。現實是殘酷的,也再一次把公共安全問題擺到我們面前。
重大災難面前,總能展現出人性的光輝。事故發生后,由于當地醫院一度血液告急,當地市民紛紛自發趕赴醫院無償獻血,現場排隊的場景令人動容;而一些當地義工組織也第一時間組織車隊協助死傷者家屬趕赴現場。此外,微博也在行動,無數尋人信息在微博上廣泛傳播,以乘數效應發揮著信息溝通的作用……第一時間的救援,第一時間的關愛,讓“搶救生命”成為各方不約而同的本能反應,“生命至上”理念在與時間的賽跑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高效的救援固然令人欣慰,先進的技術固然值得自豪,但發生乘客重大傷亡的慘劇更讓人警省。近期,一些造成人員傷亡的安全事故頻頻發生,讓一些鮮活的生命猝然消逝、為人們留下難以抹去的傷痛,這種現實警示我們:公共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不僅應體現在事后救援中,更應體現在行業運行的理念中,落實于每個具體行動,從安全規章的嚴格遵守、監督檢查的細致落實,到隱患問題的徹底排除等各個環節,都必須體現出這種“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唯如此,方能從根本上杜絕僥幸心理,以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做好工作。正如事故發生后新華社記者所指出:縱觀近期各類安全事故中,或現極端天氣下應對不力的影子,或存安全意識淡薄、管理監督疏漏的隱患,最終無不導致嚴重后果。這種提醒,觸及實質,發人深省。
公眾的如潮愛心與各種角度的關注,表明這一事故非比尋常,它不僅再次激起人們的愛心,也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安全的高度訴求。失去的生命無法重生,造成的損失難以挽回。一次次的安全事故警示我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風險總是累積于麻痹大意時,只有從理念上重視起來,把問題隱患發現在前、解決在先,才能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讓安全事故最大限度減少,盡一切可能避免慘劇發生。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的后續救援、善后處理工作還在緊張進行,事故原因也在一步步查找之中。我們發自內心地祝愿傷者盡快脫離危險、早日康復,發自內心地希望相關部門認真查找事故原因,有效采取補救措施,盡可能避免悲劇再次發生。畢竟,生命無價。(廣州日報)
- 2011-07-24動車慘劇警示速度的風險
- 2011-06-02動車實名制與“遺失不補”
- 2011-04-26飛馳的動車“拉”快福廈經濟發展
- 2011-04-01“低價動車”逼停航班的啟示意義
- 2010-12-30動車豈能成了富人的專列
- 2010-06-30動車輻射——有還是沒有?
- 2010-06-07動車接親 秀的是低碳還是新奇?
- 2010-04-30公務人員出差坐動車,當強制而非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