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面對生命的求助,救護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卻常??吹骄茸o車被堵,難以及時快速到達事故現場,從而延誤了最佳救助時機。面對這種狀況,在救護車上安裝抓拍機,能夠及時有效的對違章車輛取證,從而給予嚴厲的懲罰和制裁。 不過,即便車輛違章情形被證明,并對司機的違章行為給予嚴厲處罰,能否真正暢通生命通道,也會被打上大大的問號。眾所周知,在我國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規中,對于救護車之類的特殊車輛,并沒有對“如何讓道”做出明確的規定,只是做出了籠統模糊的原則性規定。而且,在駕駛考試體系中,也缺乏理論與實踐層面的指導。那么,即便司機后面的救護車響起,司機如何避讓、怎么避讓,往往會手足無措,甚至引發其他交通事故。 而在很多西方國家,對于遇到救護車等特殊車輛的情形,則規定了較為明晰的避讓方式。比如,在德國《公路法》第11條第2款中,“任何車輛聽到緊急車輛鳴笛聲時必須讓道,左車道的車往左靠,右車道的車往右靠”;在美國紐約州駕駛員手冊第5章中,也規定“即便緊急車輛在你對面車道行駛,你也必須靠邊停車”,遺憾的是,在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3條中,只有一句空洞的“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不可否認,抓拍取證必然會衍生出相應的懲罰,也能夠對違章司機產生一定的警醒作用。然而,在缺乏法律明晰規定的前提下,將司機違章的情形和范圍予以模糊化,即便一次嚴重的懲罰,也難以根除類似違章情形的出現。缺乏了法律規定的參照,司機對違章沒有清醒明晰的認知,無法找到遵守法律的正確范本,如何糾正和指引自身的行為呢?基于此,在抓拍機啟用的同時,還應該在立法層面予以完善和細化,明晰遇到救護車后的避讓方式,并在駕校培訓階段強化理論與應急訓練。 暢通生命通道,需要多管齊下、多措并舉,不能只是依賴于抓拍機的使用。要解決生命通道被堵的現狀,就應該重視源頭預防和部署,讓每個司機知道應該去做些什么。假如,依賴于抓拍重罰,只會讓司機們深感無助和彷徨,生命通道的梗阻也無法從根本上被打通。 |
相關閱讀:
- [ 10-22]救護車裝“天眼”中不能忽視的問題
- [ 08-11]救護車被砸,勿讓劣幣驅逐良幣
- [ 08-05]靠什么終結“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
- [ 07-30]“無憂避讓”能讓救護車高枕無憂嗎?
- [ 07-27]“應該讓行”如何能捍衛救護車的路權
- [ 07-21]避讓救護車得解除“自證清白”之憂
- [ 07-10]民營救護車“轉正”問題值得探討
- [ 07-07]莫讓幼兒成救護車“燙手山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