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劣產品以次充好、購物陷阱層出不窮、消費糾紛遭遇理賠難題……屢見不鮮的各類消費侵權行為已經成為百姓心頭之痛。15日起,《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實施,成為對新消法的補充和細化。處理有據日漸完善之際,人們更期待處罰有力,對肆無忌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迎頭痛擊,為發揮消費在新常態中的拉動作用奠定基礎。 伴隨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必要性日益凸顯。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近62萬件。依法保護消費者權益,關乎民生、關乎百姓切身利益,各方應高度重視。 長期以來,由于信息不對稱、維權難度大、理賠成本高等原因,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侵害時,在與售賣者、生產者的博弈中時常處于弱勢地位。特別是隨著網絡購物日益普及,網絡平臺上的消費侵權問題日益多發、頻發,已成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必須邁過的新門檻。 “魔高一尺”更需“道高一丈”。法律法規理應是消費者維護正當權益時最為堅實的“后盾”。無論是新出臺《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還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明確“消費環節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以及“對網絡售假重拳出擊,讓違法企業傾家蕩產”的表態,都傳達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堅定態度。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處理有據的同時著力實現處罰有力,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迎頭痛擊,提升違法違規成本,方能切實提升法規的震懾力、影響力,逐漸培育起讓群眾能消費、敢消費、愿消費的良好消費環境。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既是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巨大潛力所在。協調推動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都離不開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用更嚴格的執法維護好消費者權益,讓更多消費潛力得以爆發,定能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摘編自新華社3月15日電文/梁建強、周暢 |
相關閱讀:
- [ 03-13]萬億境外消費值得深思
- [ 03-10]藥價消費不妨從“高回扣”轉向大眾模式
- [ 03-08]引導境外消費回流,需稅費減負
- [ 03-02]日本熱銷馬桶蓋折射中國土豪消費觀
- [ 03-02]日本馬桶蓋里的消費經濟學
- [ 02-27]年貨新氣象折射消費新變化
- [ 02-27]赴日購馬桶蓋反映的是消費需求
- [ 02-26]一些國人為何熱衷境外消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