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請“筆仙”,學生撞邪了?近日網上流傳坪山新區寶山技工學校的學生流行玩“筆仙”游戲,多人被嚇瘋,網帖還稱上周有學生被嚇跳樓身亡。對此,校方承認有學生因玩“筆仙”受驚嚇,但否認有人傷亡。(9月24日《西安晚報》) 寶山技工學校安排老師進行科普教育,顯然走的是一條陽光大道,值得肯定。但科普教育這一“遲到的愛”,不應該等發現許多學生因筆仙游戲產生恐慌,甚至400多名學生拒絕到校上課時,才感覺到對學生科普教育的重要,而應該在“筆仙”游戲萌芽時,就能做到未雨綢繆。若能如此,那事件的收場,就不會如現在這樣尷尬。 其實,關于筆仙游戲的傳說和記載,網上早已有之。恐怖電影《筆仙驚魂》的上映,使有的學生想到了筆仙游戲,并在許多學校和學生中流行開來?!八压钒倏啤狈Q,筆仙游戲,是通過筆來和一種稱之為筆仙的生物交流。傳說中,筆仙名為筆仙,實則為鬼。但在實際上,人們都有好故作玄虛的本性,游戲者的意念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游戲過程中總有一人會使勁用手去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筆仙可招鬼魂之說純屬人為因素。意念形成的答案是自欺欺人,荒誕不經的,只是有的人覺得很神奇,甚至接近真實。 應當看到,筆仙游戲所以在寶山技工學校引起恐慌,與有人在網上發帖,把事情搞得有圖有真相關系極大。這樣的傳播、復制,加大了筆仙游戲的恐怖色彩,既影響了越來越多的學生,也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在求證過程中,加劇了事態的發展。如果有老師及時發現,并制止、解釋筆仙游戲,以科學的理念武裝學生的頭腦,不會出現上述一幕。 不僅涉事學校,其他學校也應該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生活、愛好和娛樂信息,把握他們的語言、行為、精神方面的動向,只有多了解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引導好學生;另一方面,科學教育不光停留在教科書上,停留在學校的校訓中,還要落實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平時,既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也對學生的認識有積極的引導、啟發和教育,學校的科普教育才會走在筆仙游戲等前面。 |
相關閱讀:
- [ 08-06]科普游要“游”更要“科普”
- [ 07-01]窮不是“15年建不成一個科技館”的理由
- [ 06-20]轉基因需要辯論式的科普
- [ 05-16]醫學科普,別讓病人不知所措
- [ 05-13]科普行動解決不了鄰避思維
- [ 04-14]“竹子開花”是科普“開花”好時機
- [ 01-21]“核霧染”謠言說明了什么
- [ 10-15]監測炒菜PM2.5只是科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