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在一家招聘網站投了簡歷,后來廣州一家公司通知我電話面試。通過面試后,讓我去韶關參加培訓,當時從鄭州到韶關的火車票都買好了,幸虧出發前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發現有網友發帖說這家公司涉嫌傳銷。”求職者李文松向記者講述著網絡求職的遭遇。而在網絡求職過程中,很多人都有著與李文松類似的經歷。(4月11日《工人日報》) 借助互聯網招聘平臺,一方面企業可以便捷的方式,招到人才;另一方面招聘平臺也贏得了利益。當然,于求職者而言,足不出戶,不僅節約了求職成本,而且也能夠在海量的招聘信息中,謀得一個更適合自己的崗位。互聯網招聘可謂“多贏”之舉。 不過,上述的“多贏”局面,均要在“規矩”的框架內行事。一旦為了“利”動玩心眼,這些美好的設想,都是“南柯一夢”。 互聯網基于其虛擬性,以及不同程度的存在亂象,在其上面求職也是讓人難以放心。尤其是一些剛剛畢業的職校生或者大學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和缺乏社會經驗的弱點容易被利用;加之招聘平臺對入駐的招聘單位資質把關不嚴;還有就是,相應的監管疲軟等原因,就導致了互聯網招聘不僅亂象叢生,簡直步步為坑。讓求職者防不勝防。 互聯網招聘不能步步為“坑”,尤其是就業越來越引起國家重視的當下,更需要規范運行。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的招聘行為,都應該遵守法律法規,最起碼的應該做到招聘信息的真實可靠,這也是職業道德所在。因此,監管部門的重拳出擊很重要,而且也應加大對違規招聘行為的打擊力度,讓不法的招聘網站在互聯網絕跡。 當然,作為求職者而言,一方面要睜大眼睛,對網上眼花繚亂的各類招聘信息,多一些謹慎與甄別;另一方面,在誤入招聘之“坑”后,勇于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切莫因為損失小或者害怕報復,就對不法招聘網站和單位聽之任之。 |
相關閱讀:
- [ 04-05]“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現政府善治
- [ 04-04]“互聯網 清明”,濃郁家國情懷涵養文化自信
- [ 03-29]用“互聯網+”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
- [ 03-29]防治網絡謠言要有互聯網思維
- [ 03-29]發揮互聯網優勢 讓辟謠更有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