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福建省中職學校招生在經歷了冰點之后,今年實現逆襲,部分學校因為生源激增,不得不提前結束招生。與此同時,近年來,中職畢業生在人才市場的身價也在不斷上漲,部分中職畢業生月薪甚至超過一些剛畢業的大學本科生。(9月23日《東南快報》) “部分中職生月薪超本科生”有啥好稀奇? 林旻煜 包括中職在內的職校生源激增并不是福建一地的現象,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宏觀背景下,這一現象還有蔓延的趨勢。某種程度上說,職校受歡迎程度的確在增加。一個例證是,在高招填報志愿時,雖然專科分數線低于本科分數線,專科批次錄取更是安排在本科批次之后,但近些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本科線上考生選擇填報專科學校。 除了屢屢被媒體輿論熱炒的“職校好就業”,如今的“月薪超本科生”其實也是市場作用的產物,并不值得大驚小怪。眾說周知,相比與本科教育,職校教育本就是更體現市場導向、更貼合市場需要的專才教育,其專業設置所培養出的人才也多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可以在某些專業要求較高、乃至外行很難插手的領域直接上手。物以稀為貴,這在不少制造業高速發展、藍領人才極度匱乏的地區和部門就顯得搶手。這種為市場檢驗而認可的“搶手”體現在就業上就是好找工作,體現在薪水上就可以是“月薪超本科生”。 當然,如果一再抱著稀奇異樣的眼光看職校生月薪超過本科生乃至職校生群體的逆襲的現象,實際上已經預設了一個前提,即學歷與身價應該呈正相關,而如今市場經濟的邏輯正在沖擊著這一前提成立的基礎。可即使這樣,也不能推出教育回報率降低的結論。功利角度上看,教育回報體現在就業中,即短期體現在月薪中,還長期體現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成長和前提發展上。稍作調查,無論在職業成長還是薪金增長上,高學歷人群還是牢牢占據著優勢。同樣的,這也是市場作用下的結果。 而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既要防止早就過時落伍的“重學歷,輕能力”的“唯學歷”風氣重新抬頭,在市場體制的框架下,持續推進用人和人才評價等相關制度改革。同時,也要避免“學歷虛無主義”借著片面解讀、理解諸如“部分中職生月薪超本科生”等看似反常,其實正常的現象而擴散開來,滋生社會浮躁。 |
相關閱讀:
- [ 06-02]消除職校歧視 有賴社會進步
- [ 12-15]如何保障職校實習生權益
- [ 11-24]還職校安全實習,須防校企利益勾兌
- [ 03-31]職校“寶馬班”:一場失敗的作秀
- [ 04-24]“海納百川”和”市長的孩子不上職校”撞了下腰
- [ 04-16]“窮人的孩子上職校”后看得見的固化
- [ 04-18]職校生抵制的不是涮馬桶而是充當廉價苦力
- [ 08-24]為職校招生是啥政治任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