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年檢俗稱驗車,相當于車輛的定期體檢,現在很多城市的驗車線都采用了高科技的設備。但記者先后在山東、廣東、浙江、遼寧等省調查了20多家機動車檢測站,在這些檢測站只要黃牛疏通好了關系,尾氣不合格的車輛,不需要維修就可以拿到合格的檢測報告。(9月13日《京華時報》) 為維護公眾的生活環境,降低汽車尾氣污染排放量,政府設立尾氣檢測站,淘汰尾氣超標車輛,規范在行駛的車輛,是利民的舉措,值得拍手叫好。若工作人員能夠嚴格檢測,對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尾氣檢測站實際運營中,站內工作人員伙同周圍人員,制造失真尾氣檢測合格證,使檢測站成為“收費站”,許多人表示太“坑爹”。 在如今的腐敗案例中,官員落馬往往是在兒子收受賄賂案發后,父親才落馬的,故此有“坑爹”之論。理論上講,尾氣檢測站是為改善環境設立的檢測機構,是為公眾服務的,結果檢測站變為工作人員撈錢的“收費站”,變著法向公眾收錢,的確坑爹。有人發出“坑爹”的感嘆實乃真情實感,但在此情境中,“爹”就靠譜嗎?若公眾能夠嚴格維修設備,又何來被坑之機會。養不教,父之過,爹何嘗是靠譜的主兒? 尾氣檢測站坑爹,爹也不是靠譜的主兒。如果公眾能夠堅守原則,可能需多付一些維修費用,然而一些人“有錢買車,沒錢加油”,當尾氣檢測不合格時,不是選擇修理排放尾氣裝置,在汽車尾氣排放合格后再上路,卻選擇價格較低的“黃牛維修站”,令人傻傻看不懂。另外,對于檢測站的紅燈區,若公眾及時舉報,不給“收費站”留下生長空間,它也難生存。人們對此聽之任之,誰之過呢? 鑒于上述現象,一些人轉將矛頭指向監管部門,認為造成此現象緣于監管部門監管不力,若監管部門能夠嚴查非法收費工作人員,他們也不敢膽大妄為,監管的失守使得坑爹成為可能。此種邏輯講得通,對此監管部門也不認同。監管實在太難,像尾氣檢測設備中的隱患,軟件的隱患,防不勝防,非專業人士不能讀懂其中貓膩。出現坑爹現象并非監管人員失于監管,而是管而無效,所以,不能無緣無故責怪監管。 面對問題,各部門不能達成共識,問題永遠不能解決。事實上,檢測站變為收費站,并非是誰坑誰及某個部門的問題,而是各個層面人員責任意識的塌方。試想,如果公眾能夠做好車輛檢修工作,及時檢測維修,何來尾氣檢測站?或者,若工作人員嚴格執法,亦不需監管。再者,監管人員回復監管太難,監管真的那么難?筆者相信不能遵守規則的仍是少數人,換言之,正是各層面人的責任意識失守,造成尾氣檢測站亂象。 所以,無論把責任推至誰,都失公允。尾氣檢測站的紅燈區凸顯當前尾氣檢測的混亂局面,同樣也道出公眾薄弱的環境責任意識。良性的秩序是自我維護與公共管理的結果,對出現的問題事前高掛起,事后又相互推諉的現象讓環境痛苦。環境受傷危機公眾的健康,這是所有人應該牢記的。所有人應該有環保責任意識,否則,傷了環境,不僅危害我們的健康,還有我們子子孫孫的生活環境。 |
相關閱讀:
- [ 09-14]尾氣檢測為何“黃牛”遍地
- [ 08-20]當防尾氣監測“神器”異化為斂財機器
- [ 03-10]“跨省罰尾氣”罰駕駛員別忘了汽車廠
- [ 12-09]從成品油開始提高尾氣排放標準
- [ 04-28]機動車逐年增加 尾氣排放增長
- [ 01-28]開征“尾氣稅”繞不過三道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