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伏天,因為職業需求,仍有不少人必須要頂著烈日工作。早在2013年我市就出臺了《重慶市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在高溫下作業的勞動者將享有高溫補貼。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工人對此一無所知。(7月16日重慶日報) 提及政策,政府部門最喜歡說“家喻戶曉”了,諸如讓民生政策家喻戶曉、讓惠農政策家喻戶曉、讓救助政策家喻戶曉、讓單獨生育政策家喻戶曉等等,實在枚不勝舉。可是一個高溫補貼,怎么天氣高溫到35℃,仍有部分工人想不起他,甚至對此一無所知,有這么“家喻戶曉”的嗎?為廣大勞動者而設的高溫補貼居然勞動者一無所知,這絕對是個大笑話。 按理說,現下不缺傳播途徑,什么自媒體、新媒體、報紙、電視一應俱全,條條大路通宣傳,讓高溫補貼這項事關廣大職工福利的政策家喻戶曉絕非難事。那么是媒體不聽招呼拒絕配合宣傳,還是有關方面反應遲鈍主動作為不夠,究竟是誰之過,令誰蒙羞? 看看一則剛剛發生的新聞——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修建標準化菜市場原本是為了給市民生活提供便利,然而,作為蘭州市西固區八個標準化菜市場之一山丹街菜市場大部分面積卻成了洗浴中心。“菜場”為何成“浴場”,細究原因,與相關部門輕于履行監管責任有莫大關系。便民舉措再多,利民政策再好,關鍵在于落實,否則也只是“聽起來很美”。那么落實靠什么?第一步就是宣傳,發動社會各方關注并廣泛參與,第二步就是加強檢查監管,督促抓落實。 部分勞動者不知有高溫補貼,說明第一步的宣傳出有問題。如果勞動者再沒領到高溫補貼,則說明第二步的監管又有問題。炎炎夏日,勞動者的高溫補貼領到沒有,在宣傳不到位的情況下,有關方面的監管就不能再有閃失。提醒有關方面:監督檢查促落實,趕緊的! |
相關閱讀:
- [ 07-14]高溫持續,高溫補貼卻“不溫不火”
- [ 06-18]高溫補貼不應成為“鏡花水月”
- [ 06-17]高溫補貼,不能只剩“高溫”沒“補貼”
- [ 07-22]八成勞動者難享的“高溫補貼”有待“升級”
- [ 07-18]高溫補貼應向高溫保險轉變
- [ 07-18]高溫補貼發放應加強督查
- [ 06-30]高溫補貼缺位,應看成是“發令槍”
- [ 08-06]面對高溫“燒烤”,高溫補貼都發了嗎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