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告訴我們,“謠言止于智者”,而在網絡社會,諸如QQ群、微博、以及各類朋友圈的瘋狂轉發,確實讓網友倍感壓力山大。此時,在謠言出現的第一時間,澄清事實,對于治理謠言的泛濫,才是最為有效的措施。這方面,泉州市鯉城警方的做法,值得點贊。眼下,校園安全已經成為千萬家長及至整個社會關注的重點,一有風吹草動,必須引發軒然大波?;蛟S是因為心有余悸,各類誤會也就常常見諸“圈子”,倘若再遭遇熱衷添油加醋之流,這樣的誤會,也就不可避免地發酵蔓延。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味地呼吁民眾不要輕信謠言,極有可能適得其反.此時,民眾更為關注的是真相如何。面對真相,民眾的擔憂也就煙消云散,謠言同時也就瞬間瓦解。 謠言之“治”,還應該體現在對傳謠者特別是惡意傳謠者的懲治,至于造謠者,那更應該依法懲治,絕不姑息。就在兩周前,為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依法加強互聯網管理的精神,充分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依法實現開放、自由、規范、有序的互聯網秩序,最高人民法院經審判委員會第1621次會議討論,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而我們所期盼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更是為我們依法懲治網絡謠言,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當然,作為受眾,我們在關注網絡中的各類消息時,也必須多一個心眼,“讓子彈飛一會兒”,也許就能夠云開日出。不分青紅皂白地轉發,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好心辦壞事”的尷尬之中,至于發布消息,那更需要慎之又慎。自上而下的“治”與自下而上的“防”相呼應,我們就能換得網絡社會的乾坤朗朗。 |
相關閱讀:
- [ 10-15]金正恩露面,謠言能否止于“歸來”
- [ 10-08]“高鐵脫軌”謠言是如何傳播的?
- [ 09-17]明星被死亡人紅謠言多
- [ 08-13]對涉疫謠言來一場科學消毒
- [ 08-13]你的態度,決定謠言出路
- [ 08-12]言論可以自由 謠言不能自由
- [ 08-11]別讓謠言污染“朋友圈”
- [ 08-08]對涉疫謠言來一場科學“消毒”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