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關于推進電子發票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廣州將在9月下旬上線試運行并開出第一批電子發票,屆時,消費者在網購時可以通過手機、郵箱和稅局官網等獲取電子發票。無法報銷和全國標準難統一,這是眼下中國電商推行電子發票遇到的最主要障礙。(8月27日《南方都市報》) 網購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網購市場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最為突出而普遍的就是開發票難,這也似乎是網購市場中的“潛規則”,不僅造成巨額稅收流失,也給消費者維權帶來證據障礙,同時也面臨監管難題。可見,電子發票的應運而生,這些問題和難題,將會一一迎刃而解。 電子發票的發行和實施,其積極意義不可小視。相對消費者而言,發票是消費者合法交易的憑證,也是維權的重要依據;而對于整個電子商務平臺來說,電子發票能使所有電商都規范化運營,減少偷稅漏稅后的惡性競爭,同時也能降低更多企業成本。比如,打印一張紙質發票要花企業1.6元錢,京東商城在這上面每年得花掉2億元。而電子發票,既為電商節約了成本,又實現了綠色環保。特別是,隨著電子發票在網購中的全面推行,將會進一步激發消費者選擇網購的積極性,有助于電子商務更加活躍和繁榮。 然而,必須正視的是,電子發票目前僅是試點階段,全面推行還有諸多難題。比如,雖然電子發票與現行的紙質發票一樣,同樣可以作為合法的交易憑證和保修憑證,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暫時不可用作報銷憑證,這使電子發票的應用價值大打折扣。再者,各地電子發票的標準不統一,各省自行建立平臺和規范,各個平臺獨立運行,未能互聯互通,信息孤島給電子發票的接收工作帶來困難。還有,電商平臺一般是跨區域經營的企業,而稅源歸屬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題。 因此,電子發票全面推行,需要邁過報銷憑證、全國統一、稅源歸屬等三道難關。首先,國家稅務總局應實質參與,對電子發票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制訂相關稅收征管和財務制度及配套措施,如開具電子發票的資格認定、發票生成、數據傳遞等工作流程及稅源歸屬,均需明確和完善。特別是,應加快對電子發票公共平臺的建設和管理,實行全國互聯互通,并盡早使電子發票具有報銷功能,發揮其高效性、節能性和管理規范性等綜合效益。 |
相關閱讀:
- [ 08-27]警惕月餅披上隱形新裝 應引入媒體等監督機制
- [ 08-12]4歲小孩成網購達人,誰之過?
- [ 07-01]“思聰買桌”:摘下有色眼鏡看“土豪”
- [ 05-30]網購病假條也是一種病
- [ 05-22]“快遞下鄉”為農村網購提速
- [ 05-21]網售“后悔藥”源于監管無“絕情丹”
- [ 04-29]網購“刷單”騙客需要監管“刷屏”
- [ 04-17]城市管理需要互聯網思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