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變遷最廣泛的影響將發生在勞動力市場,這幾乎將影響每一個產業。民工荒從2004年開始蔓延全國,那一年的進城者急劇下降了200萬,此后便一直在下降。很自然,初級工人薪資水平和相應勞動成本成倍提高,許多行業的雇員結構也開始老齡化,年輕保姆幾乎被中年婦女徹底擠出市場,餐館服務員也多了許多中年人,年輕人向那些最需要年輕和反應敏捷的產業和崗位集中,其身價也隨之抬高。2004年的民工荒源自初中畢業進城者的枯竭,影響的主要是初級崗位,而3年后民工荒向熟練工和中級崗位推移,很明顯,三五年后,勞動力短缺將再度向知識型和高級崗位蔓延,因為屆時大學畢業生將開始減少,而熟練工又得不到足夠補充。
在眾多產業中,在需求面唯一不受國內人口變遷影響的產業,便是出口加工業,然而它們卻將在另一個方向上遭受巨大打擊。出口加工多半是勞動密集型,近年來飽受勞動力匱乏和成本急升之苦,去年的金融危機只不過給了它最后一擊。勞動密集型企業向中原腹地和西部轉移,只能暫時緩解局面,并非長久之計,那里的年輕勞動力也已開始枯竭,西進者更多的實惠來自土地成本的下降;未來這些產業向境外轉移的趨勢將不可避免,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將是最可能的目標。
不過人口緊箍咒并非對所有產業都是噩耗,也有受益者。還是2003年,該年死亡率達到了1980年代以來的最低點6.40‰,此后便以平均每年0.13個千分點的速度上升,對應著死亡人數平均每年22萬的遞增;考慮到人均壽命還在不斷延長,這顯然是人口年齡結構老化的結果。殯葬業、墓地、臨終醫療、老年護理、養老院,這些產業已經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這一增長將延續到2050年代。在此過程中,整個贍養模式和醫療產業的面貌,都將經歷一次徹底的改造,大量創新將隨之而涌現。
和經濟危機一樣,人口緊箍咒橫掃之處,每個產業都將經歷一次大掃除,效率低下和盲目擴張的企業將被清除,那些陶醉于過去10年高速增長所帶來的興奮與樂觀之中,那些多年來享受著人口紅利因而對自己運行良好的盈利模式信心滿滿的企業,或許會一夜醒來發現世界已徹底改變。與經濟危機不同的是,人口收縮期將至少持續15年,比歷史上任何一次衰退更加漫長。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被人口總數還在繼續增長這一事實所迷惑,對于具體產業來說,人口總數毫無意義,重要的是目標年齡段和特征細分的人口數。
![]() ![]() |
- 2009-05-15按地區人口招生為何無人跟進
- 2009-02-12繼續設立計劃生育獎,有必要嗎?
- 2009-01-13給母豬“計劃生育”太荒唐
- 2009-01-15驚聞“計劃生育”有了新“方法論”
- 2008-11-14與其推遲退休年齡,不如停止計劃生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