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龍王”推波?還是人為助瀾?
來源:東南網 2012-07-25 編輯:黃水來
甚至一些地方僅僅依據氣象數據做出預測,卻忽視了人的行為因素也會加重甚至誘發自然災害。大旱時的解釋是天災,怨“龍王”不盡職責行雨,大澇時知道的只是哪里哪里受了大災,有多少水庫、江河的水位在上漲,在漫壩……又是責怪“龍王”行雨太多而釀成水災…… 這樣一說,任何一個人就不要承擔任何責任,把所有的水災責任都推給了“龍王”,問題官員不但不會因不作為或亂作為而被追究責任,甚至還有因為“救災政績”而得到嘉獎或榮升。如果一發生洪水泛濫,就怨恨“龍王”,問責“龍王”,那么“龍王”可就成為了千古奇冤“替罪龍”。 防范天災于未然,汲取教訓。然而,現在仍有許多地方城市建設規劃部門只把眼光放在地上的建筑,根本不重視地下的管道建設,只重視建壩蓄水,不重視疏通渠道,只重視形象工程,而忽視環境建設,城鎮規劃缺乏長期性、前瞻性、全面性和系統性,有的地下通道設計時就排水能力極差,有的大壩蓄水能力不強,淤堵嚴重,建成不久就成了廢壩,有的河壩階段性整治,顧此失彼,有的城市建筑直接規劃在塌方高危區,危山而立,只聽一方官員拍板,監督體系形同虛設,最后導致水災也就見怪不怪了??梢哉f,有的地方官員頭疼醫頭,腳疼治腳……但是這些年究竟有多少河道被占、被征、被開發、被堵塞、被掘挖、被經濟,恐怕就不是“龍王”所為,人類對自然的破壞就難逃其責。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