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專家:我國傳統節日多"重日"
來源:新華網 2012-06-22 編輯:黃水來
??? 新華網南京6月21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23日,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我國古代傳統節日之所以多“重日”,這是因為“重日”在我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 細心的公眾會發現,我國傳統節日中有半數以上是“重日”。除端午節外,還有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農歷七月七為“七夕節”,農歷九月九是重陽節。另外還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王思潮介紹,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以農歷為背景。雖然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各自的起源,但其中很多為“重日”這個事實與中華文化傳統是分不開的。在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漢及其以上,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這樣的日子里人們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長此以往便演化出了許多“重日”節令。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