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廢車輛成為校車的消息引發關注
來源:東南網 2012-03-27 編輯:黃水來
發生在汝州市的報廢車輛成批進校園事件,至少暴露出兩個方面的嚴重問題:一是報廢車回收拆解的監管不到位,存在行業監管漏洞;二是校車采購不嚴謹,存在敷衍塞責現象。這兩個問題的背后,都不能排除存在腐敗問題的可能。因為這么多報廢車改頭換面后,不要說重新流向學校,即使流向社會,都是不可原諒的,為什么都沒有被及時斷然阻止,而是源源不斷地瘋狂進行著呢?這其中的問題,留給公眾太多存在貓膩的聯想。 說到孩子,我們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社會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父母的驕傲,盡是溢美之詞。確實如此,孩子們承載著一個國家、民族和家庭的希望。但是,落實在行動上的時候,我們又把政府和大人們的責任拋置腦后了。不堪想象,汝州市320輛報廢的校車,如果發生事故會是什么樣的后果?明知是報廢車輛,明知有安全風險,還要繼續讓孩子們冒著生命威脅,與謀財害命何異?不對這樣的無良商家和不負責任的官員,實施嚴厲的問責和處罰,如何對得起提心吊膽的家長們,還有可憐的孩子們。亡羊補牢自然比不補要好,但這樣的教訓已經太多,難道還要沒完沒了地繼續亡羊補牢的故事?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