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單機制” 為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2017-08-02 18:15:5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食藥失信“黑名單”要確保我知你知 “黑名單制”不僅是政府主管部門處罰食藥失信行為的依據,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公開曝光、讓廣大消費者知悉。真正的公開曝光應該是我知你知的。若未保障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黑名單制”就可能演變成食藥失信主體“花錢消災”的把戲。 政府對失信主體的懲戒,應該落實到市場行為上,通過對消費行為的引導,實現對失信行為的懲罰。用“黑名單制”引導消費者的消費取向,使消費者自發(fā)抵制違法、失信行為,是建立“黑名單制”的根本目的。 “黑名單制”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確保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將“黑名單”零距離遞送到消費者手里。哪家企業(yè)生產“三無食品”,哪家藥店經營不合格藥品,都要讓消費者了如指掌,才能促使消費者明白消費、理性消費。[詳細] “黑名單”的威力在公開和處罰 出臺食品藥品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規(guī)定,根本目的是為了規(guī)范企業(yè)市場行為,促使企業(yè)守法誠信經營,確保食品藥品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不難看出,民眾最期待的顯然是“黑名單制” 切實發(fā)揮威力,產生實效。 由此,一個問題迎面而來,如何讓“黑名單”具備威力?筆者認為,關鍵要做到兩點。一是信息公開。上榜“黑名單”的企業(yè),不能藏著蓋著,也不能小范圍公開,更不能“內部公開”,而要向全社會公開,放在陽光下“暴曬”。這樣,民眾才會知道哪些企業(yè)上榜“黑名單”,并對這些企業(yè)用腳投票,這就是信息公開的力量。 二是依法嚴懲。這里包含兩層意思,一者,對上榜“黑名單”企業(yè)須有嚴厲的懲處措施,讓其一時失信,處處受限,而非罰酒三杯,蜻蜓點水。二者,對于觸犯法律的企業(yè)依法進行懲處,讓企業(yè)付出沉重代價。讓違法企業(yè)長記性,并產生“罰一儆百”的效應。[詳細] |
相關閱讀:
- [ 07-31]新規(guī)既出,食品謠言能止否?
- [ 07-31]鏟除食品謠言,補上食品安全常識短板
- [ 07-28]得讓食品安全造謠者賠償經濟損失
- [ 07-28]涉事食品企業(yè)辟謠是法定義務
- [ 07-19]產品標注 讓轉基因食品參與公平競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