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將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媒體記者就開始在“部長通道”等待在此通過的各部委掌門人回答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不久將頒布2016~2020年的全民健身計劃。(3月15日 中青在線)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句話說得好。政府明確表態,不久將頒布2016~2020年的全民健身計劃,豐富民眾體育健身設施,在縣一級要有全民建設活動中心,村一級應有籃球場、乒乓球臺。并且,政府財政為體育設施買單,將體育設施建設的費用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我們樂見政府投資修建體育設施,推動全民健身。不過,就修建公共體育設施而言,有捷徑可走。可以預見,在全民健身計劃公布后,各地都會出現修建全民建設活動中心、籃球場、乒乓球臺的高潮。其實,我們應當鼓勵各地的學校操場向社會開放,若如此,公民健身的體育設施其實則可以與各地學校的體育設施相結合。比如,一所學校的乒乓球臺非常多,當地再修乒乓球臺就是一種浪費。那么,該村委就可以申請將健身資金改成其他建設設施。 其實,僅僅豐富民眾的健身設施恐怕還遠遠不夠,刺激民眾的健身意愿,才是重要的一環。在此,有家民營互聯網醫療公司的做法值得一提。他們研發的在線健康咨詢客戶端有個計步器,手機用戶下載使用后,該軟件可以記錄每天所走的步數,并按所走的步數給予獎勵。雖然每天最多也僅能得到五六元錢,但使用者積極性非常高。美中不足的是,他們承諾的獎品數量有限,能否持續也是問題。不過,這顯然是個好的創意。在智能手機非常普及的情況下,政府也可以做出類似的客戶端和獎勵措施,以此提升全民走路健身的興趣。推而廣之,也可以把這樣的創意用在自行車上。 政府為修建全民健身設施的費用買單,這值得肯定,可是,好鋼用在刀刃上,精準地修建全民健身設施,而不能盲目。所以,各地應當與學校操場、之前的健身中心結合;從提高民眾健身積極性上看,借助智能手機推動民眾健身意愿,也是一個事半功倍的好創意。這些“捷徑”,但愿政府能重視。 |
相關閱讀:
- [ 03-23]豈能讓社區健身器材成“無娘的孩子”
- [ 01-19]用醫保卡健身只是“第一步”
- [ 12-03]“運動換早餐”,健身不樂觀
- [ 10-23]機構"瘦身"是法治必需,"健身"是責任所在
- [ 10-22]全民健身成國家戰略急需解決場地問題
- [ 10-21]全民健身更需“舉國體制”
- [ 09-19]停車場打球健身 勿拿生命當兒戲
- [ 09-02]準入類職業資格先“瘦身”后“健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