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環保局公布了2014年治霾清單:全市2014年PM2.5年均濃度為85.9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了4%。PM2.5一級優天數比2013年大幅增加了22天,達到93天;重污染天數由2013年的58天降至45天。(1月5日《新華網》) 曬成績單,好驕傲。這個“治霾成績單”有多少“含金量”呢? 治霾不是“字面”這么好看,也不是幾個數字可以總結。“清新的空氣藍藍的天”,這是切身感受,市民有無此感受呢?北京市是霧霾“重災區”,現在可能霧霾不再那么重了,但遠遠沒有到報喜的時候。 霧霾不是一處制造的,也不是一時治理的,而是一攬子綜合治理達到一攬子“達標”;目前北京治霾更多是“權宜之計”。比如暫時強制關停高污染企業,暫時強制進行汽車限購,強制外來的汽車越過北京城,強制提高停車費等,這些都是暫時性的人治霧霾;一旦高層減輕對北京市治霾壓力,北京市霧霾十有八九要“舊病復發”。北京市的《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也是字面說道有余,問責問罪不足,治霾效果很難達到預期。 治霾是個系統工程,任重道遠。減少城市霧霾固然要全國治理,對于一個地區而言就是“全民治理”,譬如城市立法豎立高新技術產業門檻發展,對以往高污染高耗能產業要徹底關閉,對于重工業產業要環保型“技改”,從產業體系上消退霧霾之源;譬如立法加快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普及,立法給汽車尾氣“戴口罩”;或如立法推進秸稈禁燒,加快農業現代化流轉、整合、高端進程。 當藍天綠水空氣清新回歸時,人們一定會歡呼。這一天到來之前,請勿急匆匆曬成績單。 |
相關閱讀:
- [ 01-05]政府治霾 “鐵腕”“鐵規”雙驅動
- [ 12-05]協同治霾,需要每個地方都從我做起
- [ 11-25]把市民“吐槽”轉化為治霾合力
- [ 11-25]治霾動真格才是對“網諫”的真回應
- [ 11-04]治霾的西方經驗與中國智慧
- [ 11-03]“依法治霾”才能重現頭頂的藍天
- [ 11-03]治霾執法應該做到“舉報必查”
- [ 11-02]誰在治霾執法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