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歷史建筑,福州市在2013年出臺了《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并通過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但是時至今日,上下杭歷史街區蒼霞片區在征遷過程中,本應保護的多處歷史建筑仍被以各種理由拆除。這究竟是保護條例太弱,還是征遷權力太強? 若說保護條例太弱,其批準機構可是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這“來頭”可不算小。若說征遷權力太強,副市長一個緊急會議,目前對臺江區的拆舊工作就立即暫停了。我看,既不是條例太弱,也不是權力太強, 更不是拆舊方的歷史建筑保護意識太淡薄,而是有人渾水摸魚,鉆規劃漏洞的本領太“高明”了。 很明顯,歷史建筑雖然具有文物保護方面的價值,但是擺在那里卻影響開發,顯得“礙事”,不想法子拆了它們,征遷開發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就要大打折扣。所以,明知按保護條例規定不能拆,也要借助權力的介入只管拆了再說。因此,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二字在作怪。 故而,要制止對歷史建筑的征遷,一方面要加強有關法規的執行力度,真正將權力裝進法律的籠子;另一方面,還得鼓勵民眾監督、舉報的有效介入,即通過輿論監督來扭住非法征遷的“黑手”。使其不拆不賠,拆了大賠,賠后還得承擔法律責任。如此,完全不用勞駕副市長再來召開緊急會議,僅憑利益的衡量,就再沒有人愿來惹這個拆除歷史建筑的麻煩了。 |
相關閱讀:
- [ 08-29]“保護建筑”難保護,鄉愁何處可以愁
- [ 07-21]如何讓胡同不消失
- [ 07-10]城市新規劃應多為老建筑讓路
- [ 07-02]拿什么保護你,名人故居?
- [ 06-13]規劃清平市場 既要重安全又要揚文化
- [ 06-03]“書院被燒”:說好的“保護”只是鏡花水月
- [ 05-30]遠離會所,才能靠近群眾
- [ 05-30]兩道禁令能否剎住會所歪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