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聽羅先生隨口說了一句“現在不少人撿了東西,需要感謝信”,鄰居就連真相都沒有問清楚,就跑到網上發帖聲討,這位鄰居也未免太“熱心”了。只可惜,這樣的“熱心”不僅讓失主羅先生很尷尬,更傷害了拾金不昧的好心司機。 事情已真相大白,這位“熱心”的鄰居將會如何補救自己的錯誤,會怎樣尋求公交公司和司機的原諒,我們不想追問。但很顯然,從這樣一起烏龍事件中,應該得到教訓的不能僅僅是“熱心”過頭的鄰居,圍觀“熱心”鄰居折騰出來的鬧劇其實也是在為我們自己提個醒。 網絡時代,“神奇”無處不在。哪怕是我輩無名小民也可能因為發布了一條消息而成為網上關注的焦點,享受到萬眾矚目的快感。當然了,在大家爭先恐后搶奪關注度的情況下,要想把這樣的“可能”變成事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那么多有意無意制造的噱頭出現。恐怕也正是“吸睛”素材難得,羅先生的鄰居才會連合理的鑒別求證都沒,就直接把消息發到了網上。只可惜,這樣的假消息雖然換來了關注度,卻傷人傷己。 我們有多少理由對這位“熱心”的鄰居進行批評,就有多少理由提醒自己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網絡時代雖然迅速放大了我們的發言權,但也意味著我們更應該謹言慎行,不要在享受權利的同時越過合理的邊界,踐踏了底線。別一不小心就成了我們現在正在圍觀的“熱心”鄰居,讓自己也成為被圍觀的反面教材。 |
相關閱讀:
- [ 02-17]偉大的何止是力量
- [ 11-26]切斷“感謝費”背后的尋租鏈條
- [ 07-29]收送養孩子不能有“灰色利益鏈”
- [ 07-26]“感謝政府”何必講出來
- [ 07-22]瓜農“入土為安”不能消除疑云
- [ 06-26]是否接受“謝師宴”決定權在教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