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有助于實現中國與周邊、與亞歐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編織更加緊密的共同利益網絡,將雙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2013年,中國領導人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大倡議,被合稱為“一帶一路”。作為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周邊外交的大手筆,“一帶一路”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反響積極。 兩千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通路,后人將其統稱為“絲綢之路”。盡管多次經歷血與火的洗禮,但駝鈴聲聲,舟楫相望,絲綢之路從未完全中斷。盡管古代交通和技術條件遠遜于今,但商人、智者、學子、使節排除艱難險阻,跨越萬水千山,以極大的毅力和勇氣開辟和經營絲綢之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國家有大有小,但都因絲綢之路受益匪淺。進入21世紀,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和地區形勢,絲綢之路展現的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更顯重要和珍貴。 今天,亞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但同時也面臨新老挑戰和不進則退的壓力。如何鞏固亞洲和平發展局面,進一步凝聚亞洲國家共識和力量,實現整體振興,是亞洲國家的共同課題。“一帶一路”倡議在此背景下提出恰逢其時。 亞洲區域合作方興未艾,有力促進了亞洲的和平發展。但需要看到的是,亞洲區域合作與歐洲和北美相比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亞洲各個次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聯系不緊密,對深化區域合作構成不小的阻礙。“一帶一路”將中亞、南亞、東南亞、西亞等各次區域連接起來,有利于各區域間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建立和健全亞洲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使泛亞和亞歐區域合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當前,全球貿易、投資格局和資金流向正醞釀深刻變化,亞歐國家都處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需要進一步挖掘域內和本國的內需潛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和抗風險能力。“一帶一路”建設包含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有利于改善區域內和各國的營商環境,有利于區域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有利于內陸國家和各國邊遠地區的開發,有利于各國之間削減貿易投資成本與壁壘。 亞歐大陸各國歷史文化宗教不同,發展水平各異,未來發展需要發揮多樣化優勢,走多樣化道路,因此人員溝通、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至關重要。歷史上,絲綢之路是國與國、人與人交流的結晶,建設“一帶一路”將發掘古代絲綢之路深厚的文明和文化底蘊,加強各國、各領域、各階層、各宗教信仰的人際交往,發揮人文交流的潛力,進一步擴大各國民間友好的基礎。 “一帶一路”,涵蓋中國中西部和沿海省區市,緊扣中國的區域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對外開放戰略,將助推中國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實現中國與周邊、與亞歐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編織更加緊密的共同利益網絡,將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讓周邊國家得益于中國的發展,也使中國從周邊國家的共同發展中獲得裨益和助力。 “一帶一路”,新時期中國外交特別是周邊外交的亮點。繁榮共進的美好未來,值得本地區乃至世界人民共同期待。 |
相關閱讀:
- [ 02-23]絲綢之路經濟論壇側記:“帶路”的商機與訣竅
- [ 01-22]絲綢之路經濟帶內涵深刻
- [ 01-20]中國與海灣:復活中的絲綢之路
- [ 01-18]泛北合作戰略框架獲通過 助力打造“海上絲綢之路”
- [ 01-07]新疆將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開展科技合作
- [ 01-05]甘肅西城驛遺址考古為史前“絲綢之路”提供新證
- [ 12-1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 [ 11-28]中國“西進”更具雄心 “新絲綢之路”鋪到中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