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將棄嬰數量的增多,視為一記響亮的警鐘,必須把準備工作做充分,不能讓飽含人性關懷的好制度因為落實無力而陷入泥潭。 春節前夕,廣州市啟用了“棄嬰島”,但令福利院工作人員沒料到的是,在接下來的10天內,這個“安全島”竟接收了33名棄嬰。與近年情況對比,今年的棄嬰數量明顯增多。這很容易給人們以口實,讓原本就處于風口浪尖的“棄嬰島”再度受到煎熬。 然而,棄嬰的明顯增多并不能都怪罪于“棄嬰島”。從之前幾個城市試點的情況看,在設立“棄嬰島”之初,基本都會出現一個數量增長的過程,之后才會歸于正常。盡管短期來看,廣州市新啟用的“棄嬰島”收容嬰兒數量較多,但這種較為反常的情形并非“棄嬰島”設立后所獨有。在2007年的“黃金周”,短短7天該市福利院就接收了28個棄嬰。 而且,從其他幾個試點城市看,因為地域的具體情況不同,在啟動“棄嬰島”之后,收容嬰兒的情況也有所區別。在西安、廈門、哈爾濱等地,雖然“棄嬰島”投入使用后收容數量有所增多,但基本都是好幾天后,才迎來了首位“島民”。廣州市這次迎來所謂“棄嬰潮”,其實與這座超級城市的個體情況有所關聯。事實上,在避免棄嬰受到“二次傷害”上,“棄嬰島”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棄嬰數量的顯著增多,也折射出有關部門在準備工作上的不夠充分。一些工作人員曾表示,盡管對棄嬰數量增多已有心理準備,但這個數量仍然超出了預期。廣州市福利院的收容能力遠遠不夠。僅有1000張床位,但收留撫養的孤殘兒童卻多達2100多名,且人數仍在不斷增加。由于人手嚴重不足,“一線人員三班倒,幾乎連飯都快喂不過來了。”在這種情況下,要應對設置“棄嬰島”后可能面臨棄嬰數量增多的挑戰,就有捉襟見肘的窘迫。 我們應將棄嬰數量的增多,視為一記響亮的警鐘。對于“棄嬰島”設計者和實施者的民政部門,必須把包括增加收容能力在內的準備工作做充分,不能讓飽含人性關懷的好制度因為落實無力而陷入泥潭。對于國家立法者而言,則需要把目光投向現階段兒童福利體系,特別是大病救助機制的構建上。10天接收的33個孩子,全部患有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疾病。倘若能未雨綢繆,也能給予需要幫助的家庭以制度關懷。 本報特約評論員 歐陽晨雨 |
相關閱讀:
- [ 01-07]“抱回孩子”更盼政策兜底
- [ 12-25]棄嬰島如何不讓人們再“一棄了之”
- [ 12-25]棄嬰增加反證“棄嬰島”的價值
- [ 12-25]“棄嬰島”如何走出尷尬困局?
- [ 12-05]“棄嬰島”爭議:縱容還是保護?
- [ 12-02]“棄嬰島”變相縱容棄嬰是個偽命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