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存在的意義就因昔日主要對手的消失而愈益模糊,而該組織在全球多個地方發動的軍事打擊行動,又暴露了“遠見的赤字”。 作戰部隊徹底撤出阿富汗戰場,這是北約今年的一件大事,種種糾結隨之顯露出來。最核心的問題是,持續多年的戰斗狀、震懾貌似將告一段落,這個軍事聯盟“后冷戰存在”的歷史邏輯又將安放何處。1月27日公布的北約秘書長2013年度報告,初揭北約未來命題,索尋“轉型動力”。而幾天前,北約國防參謀長會議“談了一點兒今天,談了一點兒明天,也談了一點兒未來十年”,焦點也在于此。 討論北約的未來,不能不提阿富汗戰爭。“9·11”事件發生后,北約第五條款首次啟動。該條款規定,對任何一個北約成員國的襲擊都被視為對北約所有成員國的攻擊。于是,北約發動了針對阿富汗的反恐戰爭。然而10多年的戰事證明,這場目標模糊、復雜程度遠超想象的戰爭,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而且讓北約愈發迷失。越來越多的人質疑:這場戰爭與大西洋兩岸的安全究竟有什么聯系?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兩年前以《北約的未來》為題所作調查顯示,北約各成員國的防務要員、前政要以及安全領域專家普遍認為阿富汗戰爭是北約遭遇的一場失敗。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的文章指出,不少投身阿富汗戰場的北約成員國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焦躁地等待撤軍時刻到來。 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存在的意義就因昔日主要對手的消失而愈益模糊,而該組織在全球多個地方發動的軍事打擊行動,又暴露了“遠見的赤字”。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事,都是例證。阿富汗人民和利比亞人民大約要問:北約究竟是干什么的?麻煩清理者,還是麻煩制造者?有一點是肯定的,北約不是麻煩終結者——轟轟然而來,無顧忌而撤,扔下爛攤子,讓飽受戰爭折磨的人們繼續掙扎于動蕩和危難。《哈佛國際評論》曾刊文指出,非盟如果派部隊前往科索沃,所有人都會覺得很荒唐,同樣的道理,未來北約展開域外行動的合法性也將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北約內部的分歧也說明了問題。2011年北約對利比亞展開的軍事行動中,德國選擇置身其外。面對歐洲多國不斷削減防務開支的局面,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在其告別歐洲的演講中慨嘆,如果歐洲盟友不做出更大投入,北約的未來將變得黯淡。種種分歧背后,是美歐對于北約未來的不同盤算。華盛頓試圖將北約打造成“全球性”軍事組織,可多數歐洲國家無心配合。 2014年,撤離阿富汗的北約更讓世界關注。北約危機反應戰略、“新戰略構想”、“和平伙伴關系計劃”等一系列戰略轉型的載體和動力,都可能發生新的遷移。那么,北約所定義的在全球范圍內拓展對話合作的內涵和誠意,又將如何詮釋,值得人們共同關注。 |
相關閱讀:
- [ 01-18]美國務院設辦公室 推動與阿富汗及巴基斯坦關系
- [ 01-05]阿富汗首都市內一美軍基地遇襲
- [ 12-30]北約譴責俄車站爆炸案 稱恐怖襲擊無理由可辯解
- [ 12-27]三名駐阿富汗北約士兵遭自殺式汽車爆炸襲擊身亡
- [ 12-23]北京大學:農村戶籍候選考生比例不低于20%
- [ 12-23]奧巴馬“敗”給普京,“輸”在了內政
- [ 12-21]美國要求恢復巴境內北約補給線
- [ 12-21]北約秘書長:若歐洲不增國防經費 美或退出北約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