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臺北淡水河口的“紅毛城”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可謂臺灣島內最耀眼的古跡。游客來到這里可以自由參觀,不用門票。 (7月16日《廣州日報》)
事實上,除了私人投資打造的景區,臺灣的絕大多數景區都不收取門票費,就連馳名于五洲四海的、臺灣島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也不收一分錢的門票費。
與黃山、張家界、九寨溝相比,毫不遜色的日月潭,為什么不收一分錢的門票費呢?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陽哲一語道破天機:門票經濟從來不是臺灣旅游業的主要形式。因為“當地政府和旅游業者算的是一筆大賬:日月潭不收門票,可以吸引游客前來觀光,借以推動地方零售業、餐飲業、旅館業和交通業的發展,最后政府再用稅收的方式獲益。稅收增加,臺灣觀光機構獲得的預算也隨之增多,其每年的預算都增加”。另外,在臺灣,自然景區提價也會受到強大力量的制約:一方面是門票定得太貴,老百姓會罵,另一方面立法機構會反對。同時,電視新聞會還要質疑政府官員,為什么把門票定那么高?
然而,與臺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景點門票不但費用非常高,且不斷攀升。這不,眾多媒體報道:自4月1日起,國內多個景區景點陸續提高了門票價格。如云南石林門票從每張140元調整為175元;湖北黃鶴樓門票由50元/張漲至80元/張;東湖磨山景區的成人門票由的40元/人漲至60元/人;湖南世界之窗門票價格由80元/人上漲到100元/人;長沙海底世界門票由75元/人漲至130元/人;岳陽樓門票價格由46元/人漲至80元/人;陜西大慈恩寺門票也由25元/人調整為50元/人。日前,不堪公務接待之重的山西平遙古城也擬將門票由100元/人次調整至125元/人次。
難怪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在日前召開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討論中表示,大陸景點觀光費用非常高。他認為,寺廟不應該收費,黃山、張家界等自然景觀是中華兒女共享的,不應該高收費。臺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研究發展委員會召集人李謙宏也表示:“在臺灣,沒有景區跟風漲價的現象。”“他們不敢,因為臺灣景區的漲價,有一套嚴格的程序。”
筆者認為:對大陸來說,臺灣風景區低收費或不收費是一面鏡子。古今中外大量事實也充分證明:單一依賴“門票經濟”,景區的發展之路只能越走越窄;只有走旅游產業發展之路,旅游經濟才會如魚得水。正如天津歷史學學會理事裴鈺所說:“門票是景點的小算盤,應該要算區域經濟的大賬,要把區域旅游消費的刺激提高起來,加強旅游消費,娛樂餐飲這樣的消費才是根本的途徑,而不僅僅是提高票價。”
真心期待大陸旅游經濟能與臺灣接軌,擺脫“門票經濟”發展模式,將屬于全民所有的自然風景、人文遺跡逐步回歸公益,取消寺廟門票,降低景區門票價格,以適應公眾的消費能力。這樣,既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又能充分發揮生態與教育功能,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 2010-07-19遏制高價門票發改委又虛晃一槍
- 2010-07-16從門票漲價窺官場“潛規則”
- 2010-07-13“以門票控制流量”是個偽命題
- 2010-07-13蔣孝嚴 門票
- 2010-07-13景區門票過高有更深原因
- 2010-07-13景點門票先跟我們的臺灣接軌吧
- 2010-07-09平遙門票漲價,擠干接待成本再說
- 2010-06-07亂彈黃鶴樓門票漲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