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直通屏山 > 輿情關注 > 正文

      廈門海滄:復蘇耕讀文化醫治空殼村

      2018-02-02 11:31:03??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張海燕  

      光明日報訊(記者 馬躍華)日前,“講好海滄故事,培養文化自信”海滄微故事系列活動在廈門海滄圓滿落幕。

      據了解,一年來,廈門市海滄區已拍攝13部微電影。系列微電影背后,是海滄區用市民最關注的內容傳遞“耕讀文化”,著力智富于民,增強文化自信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發展不平衡、農村空殼化、青年流失等問題隨之而來,如何在新一輪轉型發展中搶占先機,成功破局?一段時間來,海滄區著手以創造性地復蘇耕讀文化來推動鄉村振興。

      留住鄉愁 培育自信

      當人們從海滄各地古村落中幸存的老宅走過,那殘留的“耕讀傳家”“地接芳鄰”“稼穡為寶”“君子攸寧”等門楣題字,都透露著村落中曾經飄蕩的詩雅風韻和那背后深藏的意蘊。

      近年來,海滄區穿越建制沿革,深挖千年文脈,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以留住鄉愁,培育人們的文化自信。

      在挖掘整理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海滄著力架構“陣地+人才”的文化傳承體系,因地制宜開展社區書院、農耕文化園、革命基點村、文化廣場等文化陣地建設,組建耕讀文化講說團、草根式師資隊伍,廣泛宣講傳習家風、家訓、孝道、五祖拳等民俗文化,帶動崇文尚武的耕讀文化傳統全面復蘇。

      在海滄各個村居社區,一批批鄉賢也紛紛走出小家,自發為大家整理家風家訓,為年輕人講授當地歷史人文;許多村民捐出了祠堂、農具等,為弘揚耕讀文化出一份力;《耕讀海滄》等書籍紛紛“出爐”;《開臺王顏思齊》等影視作品不斷上映……

      如今,海滄各地古村流“韻”。紅磚飛檐的門廊、流金溢彩的漆器,一座座獨具匠心的社區書院,一批批原汁原味、特色鮮明的本土民俗文化活動,重現了耕讀文化、鄉土建筑文化等。

      蕩滌舊俗 樹立新風

      踏入霞陽社區衢云書院的陳列室,記者見到的滿是關于霞陽村改居前的村情村史、鄉風民俗、崇德尚賢的記載,“廣開民智、再塑人文”的標語特別醒目。

      在書院的植德堂內,正進行著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成人禮,“一跪三拜、加緇冠、加文士冠、加弁冠……”霞陽社區年滿16歲的書院學生在家長、老師的見證下,舉行成人儀式弁冠之禮。書院的老師蔡淑虹說,書院傳承耕讀文化產生的正能量,不僅在課堂上得到傳遞,而且延伸到社區的各個角落。“社區書院把很多村民從麻將桌和酒桌邊拉了過來,聽課、看書、練字,傳統習俗也通過社區書院得到了傳承。”

      截至目前,海滄已建設了14所集學習教育、文體活動、組織孵化、群眾議事于一體的社區書院,開辦了國學講堂、村情村史等118門特色課程;建設鄉愁廊展示水車、斗笠、犁、石磨等農耕文化;開展傳承優良家風系列活動,收集挖掘家風家訓,集中巡回展示,整理成冊,通過身邊人身邊事傳播向上向善力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落實。

      天竺社區是海滄東孚街道最大的安置小區,4000多名居民來自12個征地村。為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文化認同感,促進社區融合,天竺社區著力推廣“耕讀文化”,依托“鄉愁廊”“家風家訓展示墻”,開設“家風講堂”等平臺,開展“學家訓,沐家風;立家訓,傳家風;曬家訓,揚家風”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不斷推進“耕讀文化”深入人心,激發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美化鄉村 惠民富村

      自古以來,文化與財富都不是對立存在的。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海滄區通過社區書院的建設,挖掘農村文化,孕育出無限商機。

      “現在,城里的孩子對‘耕’的認知幾乎為零,所以我們打造了‘城市菜地’,小朋友可以在里面體驗種菜、施肥,了解蔬菜的生長過程,這也是一種寓教于樂的過程。”院前社濟生緣合作社理事長陳俊雄說。他召集身邊的“小伙伴們”把村里的閑置土地利用起來,開發“城市菜地”,讓城里的孩子們可以在現實版“開心農場”里體驗傳統農耕的樂趣。“城市菜地”大受城里人歡迎,每畝地年收入從3萬元躍升至8萬元。

      “以前村里的年輕人不讀書也不找工作,就啃老。”加入合作社后,村里年輕人的變化讓陳俊雄感到吃驚,“早上6點就到菜地,肩挑手扛的,很快曬得比我還黑。”

      如今,院前社這個只有700多人的小村子,年接待游客已達30萬人次。在外創業的院前社年輕人也紛紛返鄉,曾經的“空殼村”也蛻變為遠近聞名的“閩臺生態文化村”。

      西坂的菜地、楊厝社的生態休閑農業……在海滄,越來越多的農民跟著院前社做起了一個個五彩繽紛的夢。

      “耕讀文化是一座精神橋梁,既可以在思想上為農民轉產就業樹立信心,又引導著人們學會創業、安身,懂得修德、立命,以勞作致富、以崇文啟智。”海滄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接下來還將通過建立均衡優質的公共文化供給機制、提升農村基礎教育水平、強化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推動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生產、生活方式不斷向現代化轉型。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3|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色视频| av免费不卡国产观看| 日韩欧美三级视频|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91色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草草影院永久在线观看| 天天狠狠色综合图片区|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真实子伦视频不卡|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一级黄色片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院2019|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成人综合洲欧美在线|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暖暖日本免费中文字幕| 免费高清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一个色中文字幕|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白白白在线永久播放| 两个小姨子完整版|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电影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看免费版|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