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再獲突破
2025-04-14 17:36:1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4月14日訊 (福建報業集團記者 陳盛鐘 通訊員 王亦歡 林美紅) 4月10日,莆田市數字集團有限公司的“福建北斗時空數據底座鄉鎮船舶監管數據”在福建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存證平臺完成登記,獲頒莆田市首張公共服務領域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這也是全省首宗基于北斗的時空軌跡數據知識產權登記。 數據知識產權是指權利主體對于依法依規獲取,經過一定規則處理形成的,具有實用價值、智力成果屬性及非公開的數據集合,享有自主管控、加工使用、經營許可和獲得收益等權益。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據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的需求日益遞增。我省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確定的8個開展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的省份之一,實行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制度,頒發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 莆田因港而立、依海而興,海岸線長548公里,海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有各類漁業船舶和鄉鎮船舶1.1萬多艘。作為一家集數據匯聚、數據治理、數據交易等大數據綜合運營服務于一體的國有獨資企業,莆田市數字集團結合北斗系統,開發了全市鄉鎮船舶動態管理平臺,讓分布廣泛的鄉鎮船舶“看得見、聯得上、管得著”。 該公司此次登記的“福建北斗時空數據底座鄉鎮船舶監管數據”,包含船舶經緯度、GPS狀態等原始時空數據,以及圍欄報警、設備屬性等原始事件數據,通過融合分析計算得到船舶在港、離港數據等船舶監管數據集合,主要運用于鄉鎮船舶監管、船舶動態監管和船舶進出港報備。 “開展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對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高效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具有積極意義。”莆田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局長呂正山表示,該數據知識產權的成功登記,為持有人在數據知識產權合規確權、維權保護、流通交易、融資變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和有效依據,也為莆田數據“知產”變“資產”探索出新的轉化路徑。 近年來,莆田市深入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部署,大力推進“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建設,迄今已整合58個部門130多個信息系統,開發478個應用場景,匯聚治理75億多條數據、12萬路視頻。如何實現這些海量大數據的經濟價值,成為莆田數字經濟破局的關鍵。 據悉,莆田市數字集團目前正在歸集整理“全市一張圖”平臺的數據資源,持續申報公共服務領域方面的數據知識產權,全力打造莆田公共服務領域數據知識產權矩陣,充分釋放公共數據價值。其中,莆田市“一企一檔”企業分析優化數據集已提交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審核。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