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事務部等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做好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暨新年春節期間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
2022-12-20 21:25:00? ?來源:退役軍人事務部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退役軍人事務部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 全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關于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 暨做好新年春節期間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的通知 2023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倡導的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扎實開展紀念活動、做好新年春節期間雙擁工作意義重大。各地各部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論述,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 一、組織軍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軍地各級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組織廣大軍民深入學習領會重要思想、重要觀點、重大戰略、重大舉措,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緊密聯系雙擁運動80年來特別是新時代10年軍地軍民攜手奮進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刻理解黨的二十大關于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的戰略部署,充分認清雙擁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的重要地位作用,進一步增強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采取召開黨委議軍會、軍政座談會、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全會等多種形式,加強軍地學習交流,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落地。 二、廣泛開展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紀念活動。各地各部隊要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推動雙擁傳統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依托革命遺址遺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部隊軍史館、榮譽室、陳列館等,開展軍營開放、“社會一日”等活動,進一步強化廣大軍民國防觀念和雙擁意識。運用各級各類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主流媒體,開設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專欄專刊,回顧本地區本部隊雙擁實踐,總結經驗做法,宣揚先進典型,濃厚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社會風尚。舉辦紀念座談會、研討會、報告會,組織讀書演講、書畫展覽、文藝創演等群眾性紀念活動,激發廣大軍民投身新時代雙擁工作的政治熱情。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和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進一步凝聚軍民意志、匯聚軍地力量,發揮雙擁工作特有優勢,努力在筑牢軍政軍民團結奮進思想基礎上有新發展,在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上有新作為,在支持部隊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打贏能力上有新建樹,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人民幸福安康上有新加強,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 三、扎實做好新年春節期間雙擁工作。軍地各級要本著務實有效的原則,深入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活動。靈活采取組織走訪慰問、軍民聯誼等活動,通過政府網頁、官方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發送慰問書信、祝福短信等形式,加強軍地交流互動,濃厚節日雙擁氛圍,密切軍民魚水深情。注重互辦實事好事,各地各部門要主動了解部隊困難需求,深入開展“城連共建”、“情系邊海防官兵”擁軍優屬活動,盡力幫助解決部隊戰備執勤、訓練演習和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各部隊要突出4100個定點幫扶村優化援建舉措,積極為城鄉低保對象、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等送溫暖獻愛心,協助地方做好搶險救災、社會秩序維護等工作,樹牢我軍愛民為民良好形象。各級要認真落實擁軍優撫政策,真心實意幫助優撫對象解決生產生活難題,看望慰問在鄉紅軍老戰士、老復員軍人和烈士遺屬、因公犧牲、病故軍人遺屬,送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 四、緊跟時代要求推動雙擁工作創新發展。軍地各級要緊貼新形勢新任務守正創新,勇于探索實踐,不斷推動掀起新的雙擁熱潮。加強雙擁理論研究,采取專題調研、課題研討等形式,深入研析新時代雙擁工作的內涵外延、載體手段、運行機理。積極適應全媒體、大數據時代發展要求,探索依托信息技術和新興媒體加強雙擁宣傳的方式方法,增強雙擁工作的時代感和影響力。加強雙擁模范創建活動動態管理,推動“能上能下”,煥發新的活力。規范完善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制度,通過分級辦理、重點督辦、掛賬銷號等方式落實軍地需求,促進軍地雙向支持、共同發展。加強對社會化擁軍等活動的引導和規范化管理,確保各項擁軍優屬政策措施高質務實、落地見效。 各地各部隊組織開展相關活動,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安全保密和改進作風等有關規定要求,做到勤儉節約、安全順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