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2020專題> 正文
      分享到:

      新華社|這些三明故事久久流傳……

      2020-12-17 10:43:20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周冬  作者:高敬、林超
      20多年來,三明人一直牢記習近平同志的重要囑托,做好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各項工作,建設一個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三明。

      1996年5月至2002年6月,習近平同志先后11次到三明市調研,深入三明的12個縣市區141個點。

      從鋼鐵工廠到千畝果園,從產業園區到農戶家里,習近平同志遍訪三明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

      20多年來,三明人一直牢記習近平同志的重要囑托,做好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等各項工作,建設一個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三明。

      (故事一)一碗擂茶: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

      【鏡頭】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的邱彩立家,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懸掛著一張珍貴的照片,記錄的是習近平同志當年正在跟鄉親們一起喝擂茶的情景。

      “他走進家門,還沒落座,就問起了柴米油鹽,還和我們一起喝擂茶,臨走前,還囑托我們‘要關心集體,鄰里要和睦,要重視教育下一代……’,每句話都說到我們的心坎上。”邱彩立每每回憶起這段往事,倍感親切。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常口村調研。在村部門口,習近平同志舉目遠眺,但見河水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蔥蔥,他語重心長地說:“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

      11月21日,將樂縣楊時小學學生來到常口村開展研學拓展活動。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11月20日,常口村村民在村旁的金溪上劃船。 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常口村的青山綠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2019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當全國人大代表、常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發言時提起喝擂茶這件往事,習近平總書記笑著說:“那是我第一次喝擂茶,里面有米吧?還有芝麻、茶葉、橘皮……”

      習近平總書記細致地詢問了常口村的環境衛生整治、廁所改造等情況,還讓張林順代他向鄉親們問好,并再次囑咐:“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

      如今,常口村干部群眾做足山、水、林、田文章,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發展文旅康養產業,村民們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

      20多年來,不只是常口村,三明全力打造“綠色三明”,這座“綠都”是國家森林城市,市區空氣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8%以上,今年森林覆蓋率有望超過80%。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三明的亮麗名片。

      (故事二)一條鯉魚:好生態帶來好日子

      【鏡頭】1997年4月10日,習近平同志深入泰寧縣上清溪考察旅游開發和生態保護工作。

      當習近平同志乘坐的竹排行于溪流時,一條鯉魚突然躍上竹排,正好落在他的腳邊。

      排工肖可文開玩笑說:“各位有口福啰,晚上可以加個菜。”

      習近平同志微笑不語,隨即脫下套在腳上的塑料鞋套,兩手將筏槽內的鯉魚輕輕捧起,讓魚兒和著清水順勢滑入袋內,再用手舀起清水注入袋中。

      待船至碼頭泊岸時,習近平同志緩緩拎起水袋,雙手一提一托,半俯著身軀將魚袋伸向水面,輕提袋角,讓魚兒順著水勢游入水中,目送它擺尾遠去。

      游客前往福建省泰寧縣九龍潭景區體驗夜游九龍潭旅游項目(11月19日攝)。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習近平同志很關心我們旅游搞得怎么樣,當得知泰寧當地旅游越來越紅火,群眾吃上‘旅游飯’脫貧奔小康,他很高興,叮囑‘一定要好好保護環境’。”排工肖可文、許美文對這段往事記憶猶新。

      6年時間里,習近平同志先后11次到三明調研指導工作,其中有8次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成為三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引。

      守好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20多年來,坐擁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5A級景區等“金字招牌”的泰寧縣,旅游是頭等大事,創造了縣域旅游發展模式的“泰寧路徑”,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占GDP比重超1/3,全縣約1/5的勞動力從事旅游行業。

      近年來,三明通過整合生態、文化、旅游等資源,大力培育森林康養、休閑旅居、培訓研學、文化美食、醫養結合等新業態、新產業,打造“綠色農業”特色品牌,一縣一品,漸成規模。去年,三明市僅生態旅游產業就實現總收入750億元。

      (故事三)一杯米酒:不要忘記老區人民

      【鏡頭】1999年7月7日,天氣炎熱。習近平同志坐了近2個小時的車,在砂石路上一路顛簸,來到泰寧縣嶺下村。

      走進老游擊隊員黃炳茂家,已經80多歲的黃炳茂請習近平同志在客廳的方桌旁坐下,習近平同志請他并排坐在身邊。

      “家里有幾口人?身體好不好?有什么愛好?”習近平同志問黃炳茂。

      “我愛喝兩口酒。”聊過幾句,黃炳茂拿出珍藏了兩年的米酒,對習近平同志說,“客家的習俗是,貴客來了,就要請一口米酒。我敬你一杯。”

      “應該我敬你老人家一杯。”習近平同志站起來,接過酒杯,分別和黃炳茂與他的家人、村干部喝了幾口。

      習近平同志注意到黃炳茂的灶臺上放了一瓶2元多的簡裝烈性高粱酒,就掏出300元慰問金給他,囑咐說:“注意健康,要少喝一點,喝好一點。”

      本以為只是善意的勸告,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每一年,習近平同志都會托人給黃炳茂帶兩瓶好酒。

      如今,黃炳茂已離世多年,但他家老宅大門兩側,一直掛著一副對聯:隔山隔水隔不斷老區情誼,好茶好酒好日子政策英明。

      這是11月19日拍攝的大山之中的嶺下村(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三明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曾有3.7萬三明人參加紅軍。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一直關心老區群眾過得好不好,多次深入老區調研。

      習近平同志跟嶺下村干部交流了解到,嶺下村1000多口人只有1400多畝地,村民住在破破爛爛的土坯房里,水、電、路、電話、電視“五不通”。

      調研結束后,習近平同志召開了一次調研老區工作匯報會,特別提出了“三個不要忘記”: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不要忘記“五老”和這些革命老干部。

      嶺下村等一批老區村迎來了好政策。到了1999年底,全村用上了穩定的電;80%的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20多戶安裝了程控電話。第二年5月,村里通了自來水。又過了一年,通了水泥硬化道路。

      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從1999年的1000元增加到去年的1.7萬元。

      (故事四)一段歌聲:殘障孩子也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鏡頭】“啊,媽媽的眼睛,我心中溫柔的燈,我永遠記著她的深情……”

      1999年3月5日,三明市聾啞學校(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前身)教學樓前,視障學生的歌聲清脆悠揚;十幾名聽障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翩翩起舞。

      當天上午,習近平同志一行來校視察,特地停下來欣賞孩子們的表演。

      現任三明市盲協主席江華回憶,當時盡管看不見,但他聽見一個陌生而溫暖的聲音響起:“孩子們要自強自立,積極面對人生,在老師的精心幫助和自己努力下,一定會擁有美好的未來。”溫暖的話語深深印在了江華的心中。

      三明市盲協主席江華帶領盲人志愿團隊為社區老人按摩推拿。周志鴻 攝

      牢記“自強自立”四個字,江華成長為三明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盲人按摩培訓班老師,解決了一批盲人朋友的就業問題。在三明市殘聯幫助下,江華還組建起學雷鋒志愿服務隊,譜寫了一曲人間大愛之歌。

      這些年,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開設了體育、舞蹈、手工、非洲鼓等多個興趣班和烘焙、皮具制作、按摩等10個職教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100%。

      2014年5月16日,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會見第五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江華被授予全國自強模范稱號。這次大會上,他再次聽到了那個熟悉而溫暖的聲音。

      “殘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為人類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

      (故事五)一個傳說: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

      【鏡頭】在三明市萬壽巖遺址博物館內,展覽著兩份珍貴的文件。這兩份文件的簽名都是習近平。

      萬壽巖遺址位于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上世紀70年代,萬壽巖因富含石灰石原料,成為三明鋼鐵廠的一個重要采礦點。

      1998年,當地一些老人聯名寫信給文物部門,堅持表示“山上有寶”,要求保護山上的文物古跡。

      考古隊與三鋼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期限約定。1999年9月,考古隊發現大量的石制品和哺乳動物化石,把古人類在福建活動的歷史提前到18.5萬年前。特別是洞內的人工石鋪地面、排水溝槽等遺跡距今4萬年,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室內裝修工程”。

      遺址保護刻不容緩!然而企業產值損失怎么辦,石灰石去哪里找?

      2000年1月1日,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萬壽巖遺址保護作出批示:三明市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發現,也是國內罕見的重要史前遺存,必須認真妥善地加以保護。

      習近平同志在批示中強調,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后代的利益。

      這是萬壽巖遺址靈峰洞外景(4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三鋼隨即停止礦山開采,遷移采礦點,搬遷加工企業,無償劃撥土地和房產,這個彌足珍貴的遺址被幸運地保存下來。

      2001年,萬壽巖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6年,建成全省首座舊石器時代專題博物館……萬壽巖的保護、研究、開發、利用得到全面推進。

      如今的萬壽巖,綠色生態與文旅康養加快融合發展,已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當地旅游發展、科研教學的重要一站。(新華社記者高敬、林超)

      相關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一卡二大卡三卡免费 | 9丨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 日日AV色欲香天天综合网|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特级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四虎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国产麻豆交换夫妇|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地址bt|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深夜福利视频网站|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洗澡与老太风流69小说|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麻豆网神马久久人鬼片|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www.激情小说|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欧美日韩国产三上悠亚在线看| 免费人成年轻人电影| 色www永久免费|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在线观看你懂得| 在线a人片天堂免费观看高清|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日朝欧美亚洲精品| 久草免费资源站|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日本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