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1月13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了解到,修改后的《專利代理條例》將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提升專利代理質量、將專利代理人的稱謂改為“專利代理師”、放寬專利代理行業準入、遏制“黑代理”問題、倡導提供專利代理援助服務等成為此次修改的亮點。 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介紹了《專利代理條例》修改情況,并與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司長宋建華、司法部立法三局副局長金武衛一同答記者問。吹風會由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襲艷春主持。 促進專利代理行業健康發展,對提升我國專利質量和運用水平、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賀化介紹,此次《專利代理條例》修改重在根據專利代理行業實際情況變化,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適應“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需要,完善專利代理制度,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 據了解,現行《專利代理條例》于1991年公布施行,對規范專利代理活動,提高創新水平和質量,保障專利制度良好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專利代理行業狀況和發展環境均發生了顯著變化,現行條例的一些規定已經與行業實際、有關法律規定和國家“放管服”改革要求不相適應,有必要對其進行修改。 賀化介紹了此次修改的總體思路。一是簡政放權,支持創新創業,減輕群眾負擔,激發市場活力與創造力。二是放管結合,加強日常監管,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創新主體合法權益。三是優化服務,加大便民利民力度,提高服務效率。 在回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關于專利代理質量相關問題時,賀化指出,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的一項重要工作。專利代理是創新成果轉化為專利權的重要環節。新修改的《專利代理條例》對于提升專利代理質量作出明確規定,如增加專利代理師簽名責任,倡導提供專利代理援助服務,促進專利代理機構信息公開,加強專利代理行業自律,進一步強化對違規行為的政府監管等,以直接或間接促進專利代理質量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4.2569萬人取得專利代理人資格,執業專利代理人達到1.8468萬人,專利代理機構達到2126家。 據悉,新修改的《專利代理條例》頒布實施后,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盡快完成配套部門規章的修訂工作,做好專利代理管理系統改造等軟硬件配套工作,繼續提升行業監管水平和行業服務能力,確保新修改條例的順利實施,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知識產權報 記者 王宇)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