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
廳黨組書記、廳長陳秋立主持會議并作科技工作報告
廳黨組成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顏志煌作知識產權工作報告 2月5日,全省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會議在福州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和省委十屆五次全會、省“兩會”工作部署,回顧總結2017年全省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省委書記于偉國對全省科技工作作出批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出席會議并講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秋立主持會議并作科技工作報告,廳黨組成員、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顏志煌作知識產權工作報告。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尤思德,科技廳領導林巋然、周世舉、徐敏、游建勝、林伯德及省知識產權局班子成員等出席會議。 于偉國書記在批示中充分肯定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取得的成效,希望全省科技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繼續打磨科技創新這一發展“利器”,搞活體制機制、搭好載體平臺、做大企業主體,進一步壯大科技實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加快趕超目標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張志南常務副省長在會議講話中指出,過去的一年,全省科技和知識產權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取得了很多可圈可點的成績。福廈泉自創區建設有序推進,高技術企業創新發展,產業關鍵技術研發實現突破,高水平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專利運用保護不斷提升。成績來之不易,凝聚著全省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張志南常務副省長強調,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的科技和知識產權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明確科技創新工作方向。要按照高質量發展和實現總量趕超的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 張志南常務副省長強調,要突出重點,依靠科技創新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充分激發企業創新內在動力,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群體,加快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高水平研發創新平臺。有效調動科研院所及科研人員積極性,解放思想、強化市場化導向、建立績效評價機制。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思想認識要到位、長效機制要到位、扶持政策要到位。精心打造“雙創”升級版,搭建創新創業資源共享載體,開展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完善創新創業孵化鏈條。依法保護知識產權,扎實推進知識產權綜合改革,大力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 張志南常務副省長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和知識產權干部隊伍建設。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持之以恒強本領,不折不扣抓落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打造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科技和知識產權干部隊伍,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做出更大貢獻。 會上,陳秋立廳長首先傳達了于偉國書記對全省科技工作的批示精神。陳秋立廳長指出,省委、省政府持續從全局高度把科技創新作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的主引擎,擺在全省發展的核心位置。省委書記于偉國同志多次就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作出批示指示,要求科技部門發揮好“磨刀石”作用。省長唐登杰同志指示科技部門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補短板、強弱項,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同志精心指導,具體協調,有力推進科技重點工作落地實施。 在回顧2017年工作時,陳秋立廳長指出,過去的一年,全省創新創業環境繼續優化,創新主體活力進一步激發,創新平臺基礎持續向好,科技支撐引領供給側改革和產業轉型升級力度不斷增強。全省共爭取獲得新立項國家科技項目963項,資助經費9.04億元。我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居全國第12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指數居第6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第8位。一是堅持先行先試,福廈泉自創區建設進一步推進,創新改革先行效應彰顯,特色產業園區初具規模,科技基礎平臺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穩步實施。二是堅持機制牽引,科技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研發投入激勵機制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加速培育壯大,高校院所創新能力有效提升,科技特派員制度深入推行。三是堅持項目帶動,科技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突出重大項目帶動,企業主體、產學研協同創新和前沿基礎研究,精心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在先進裝備與制造領域、新能源領域、新材料領域、集成電路領域和農業和民生科技領域等多個領域實現新突破。四是堅持平臺構筑,區域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迅速發展,“雙創”支撐平臺建設成效顯著。五是堅持應用導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進一步加快。轉移轉化機制不斷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力度加大,對外技術轉移合作持續拓展。六是堅持從嚴治黨,科技管理隊伍素質進一步提升。 陳秋立廳長指出,2018年科技工作思路和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兩會”精神,按照“產業需求是導向,平臺建設是基礎,機制活力是關鍵,成果應用是目的”的要求,充分發揮國家創新型省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創新驅動發展試驗等創新戰略平臺疊加的效應,著力活機制、搭平臺、強主體、增實力,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陳秋立廳長要求,2018年要重點抓好以下7方面工作:一是強化產業技術研發創新,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二是發揮科技強農惠民作用,助力打贏扶貧攻堅戰。三是推進區域創新平臺建設,強化科技基礎力量。四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創新活力。五是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六是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升科技服務水平。七是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為科技發展保駕護航。 顏志煌局長在知識產權工作報告中表示,2017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知識產權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于偉國書記到省知識產權局視察指導工作時,要求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水平;唐登杰省長在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體系;張志南常務副省長到省知識產權局調研,并經常聽取工作匯報,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問題,有力推進了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工作。 在總結過去一年工作時,顏志煌局長指出,2017年,全省專利創造繼續保持量質齊升良好態勢,知識產權遠程培訓工作持續領先,知識產權創新水平不斷攀升,一系列改革探索舉措在全國知識產權創新發展格局中突顯福建作用,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取得全方位突破,省知識產權局榮獲一系列國家級先進表彰。目前,我省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全國第8位,專利管理實力指數位居全國第6位,專利保護社會滿意度居全國第5位,專利創造實力指數位居全國第10位,專利運用實力指數位居全國第7位。一是認真落實國家、省重大決策部署,確保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步伐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相協調;二是拓展以用為導向的知識產權運營新模式,為打造福建經濟升級版提供有力支撐;三是以重點項目建設帶動供給質量效益提升,構建全要素協作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四以多維度創新匯聚全社會合力,推動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逐步形成;五是全方位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水平,服務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持續提升;六是積極倡導新時代知識產權創新文化,構建知識產權發展優良生態環境;七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顏志煌局長強調,2018年要重點做好6方面工作:一是緊跟全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節奏,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突破;二是緊緊依靠知識產權創新力量,著力解決知識產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三是完善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自主創新驅動力和競爭力;四是依法全面嚴格保護知識產權,著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五是以用為導向打通專利轉移轉化全鏈條,提升知識產權綜合運用效益;六是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進一步夯實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思想政治基礎。 顏志煌局長要求,新的一年,全省知識產權系統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十九大關于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要求,把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切實轉化為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具體舉措,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制度創新,著力豐富知識產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內涵,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技術供給和制度供給雙重作用,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和實現趕超目標發揮應有的作用。 會議以視頻會議方式召開。省直有關部門,在榕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省科技廳、省知識產權局機關各處室負責人和在榕直屬單位負責人等110多名代表在福州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縣(區)政府分管領導和科技局長、知識產權局局長,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分管領導和社會事業局、市場監督局負責同志,高新區管委會、當地高校和科研單位負責同志等分別在所在地分會場參加會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