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讓20萬大學生住進人才公寓、發放“人才住房券”、開發萬個基層崗位、創業享1年免費工位……昨日,武漢市發布系列大學生留漢優惠政策,從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持創業、高效服務等方面,吸引更多年輕學子扎根武漢?!?/p>
據介紹,此次出臺的《關于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進一步放寬了大學生落戶條件,畢業3年內普通高校大學生,憑畢業證、創業就業證明即可落戶;畢業超過3年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在漢有合法穩定住所,與就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在漢連續參加城鎮社會保險1年以上,創業的正常經營半年以上,可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
每年建設、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年內達到滿足20萬人的租住需求。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在漢創業就業,且家庭在本市無自有住房的,均可申請人才公寓。人才公寓面積每套40至60平方米,可拎包入住。同時,以獎勵形式發放“人才住房券”,可沖抵購、租房款。
5年內組織建設3000個以上大學生實習(訓)見習基地,開發1萬個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吸納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建成50所以上公益性創業學院,每年提供不少于10萬人次的創新創業培訓機會,各區分別提供不少于1000個創業工位。為在?;虍厴I5年內的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擔保貸款額度最高200萬元。
誠意江城拿出最優“留漢九條”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城市競爭之本、動能轉換之要、創新活力之源。新一屆武漢市委提出,把招才引智工作列為“一把手工程”,打造“大學之城、青年之城、夢想之城、創新之城”,力爭5年內將100萬大學生留在武漢。
6月23日上午,武漢市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內容涵蓋安居落戶、促進就業、支持創業、高效服務四個方面。武漢市拿出最優的政策,支持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確保實現“5年留住100萬大學生”目標。
武漢有各類高校89所,在校大學生130萬,在校大學生數量居全球單個城市前列。近年來,武漢對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吸引力逐漸增強,過去4年留漢大學生逐年提升,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武漢市委、市政府啟動實施“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計劃”,部署“走進去、走下去、留下來、干起來”工作,目的就是要留住百萬大學生,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全面開啟復興大武漢新征程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落戶“敞開門”每年建50萬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
確立“來了就是武漢人”理念,進一步放寬大學生落戶條件,加大人才公寓供給力度,最大限度展示武漢的胸懷和誠意。進一步放寬大學生落戶條件,針對大學生辦理落戶手續繁瑣問題,提出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憑畢業證、創業就業證明即可落戶。
每年建設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人才公寓,5年內達到滿足20萬人租住需求的人才公寓總規模。同時,提出建立“人才住房券”制度,以獎勵形式支持企業人才和大學生購、租住房。打造大學生主題社區,融合社交、分享、創業等服務功能,強化社區紅色文化、創業文化建設。
就業“迎進門”5年建3000個大學生見習基地
在促進就業方面,擴大實習(訓)見習機會和就業崗位,引導大學生到基層就業。5年內組織建設3000個以上大學生實習(訓)見習基地,提前讓企業與大學生對接,“刻意為之”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
開發1萬個基層社會服務崗位,吸納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從全市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中拿出一定比例名額,定向招錄在武漢市社區(村)委員會、公益崗位、“紅色物業”管理崗位達到服務年限的大學生,拓展大學生職業上升空間。
創業“送一程”建成50所公益性創業學院
強化創業教育,為大學生創業“充電”。建成50所以上公益性創業學院,每年提供不少于10萬人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機會。為大學生創業“減負”,加大創業補貼,為創業大學生初期創業提供創業補貼和項目資助。
每個區提供1000個以上免費創業工位,讓大學生以最小成本創業。加大創業投融資支持,為大學生創業“加碼”。
服務“送上門”建立大學生服務專窗
在服務環境方面,保持武漢比較優勢,營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創新創業環境。建設武漢市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中心、服務專窗,建立信息化服務平臺,對大學生服務事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
為了把“留漢九條”落實好,市招才局同步推出2個“配套清單”:即《流程清單》和《責任清單》。《流程清單》讓大學生看得明白、容易獲得,降低大學生申報政策的難度和成本,從而準確快速地享受政策;《責任清單》明確落實部門、辦理時限,確保每條政策落實落地。
下一步,相關部門還將出臺配套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等文件,及時解決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持續優化各項服務辦理流程,提高辦事效率。
關于支持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
一、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
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憑畢業證、創業就業證明可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畢業超過3年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在漢有合法穩定住所(含合法租賃),與就業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在漢連續參加城鎮社會保險1年以上,創業的(含合伙人、個體工商戶)正常經營半年以上,可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其中,??茖W歷須年齡不滿30周歲,本科學歷須年齡不滿35周歲,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租賃住房的大學畢業生,可在單位集體戶或單位工作所在地的“社區公共戶”申請落戶。
二、提供人才安居保障。
設立人才公寓建設基金,制定優惠支持政策,加大人才公寓用地供應,采取政府新建、購買、租賃以及商品房配建、支持用人單位籌建等方式,每年建設和籌集50萬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內達到滿足20萬人租住需求的人才公寓總規模。
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在漢創業就業且家庭在本市無自有住房的,均可申請人才公寓,最長可租用至畢業3年期滿。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在新城區(含漢南區)創業就業,可不受購房限制在本區購買首套住房。
建立“人才住房券”制度,根據吸納大學生就業數量、繳納稅收等情況,由政府以獎勵形式發放“人才住房券”,用于企業人才和大學生購、租住房。
三、打造大學生主題社區。
鼓勵有條件的區,按照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等多種形式,在宜居、宜業、宜創的區域,規劃布局和建設集聚居住、消費、文娛等生活要素,融合社交、分享、創業等服務功能的大學生主題社區。按照功能完善、拎包入住的標準,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體系,配備餐廳、超市、眾創空間等必要的公共設施、共享空間。組建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提供符合青年需求的特色優質物業服務。采取政府購買服務,鼓勵高校社團、公益性社會組織走進社區等方式,為大學生提供免費的文教衛體、創業就業等公共服務。加強社區紅色文化、創業文化建設,把社區打造成為凝聚人才、當好橋梁的大學生之家。
四、增加實習(訓)見習機會。
5年內組織在漢企事業單位建設3000個以上大學生實習(訓)見習基地。建立大學生實習(訓)見習統一管理平臺,實行網上申報、市區共管,為普通高校大學生提供便利的實習(訓)見習機會。根據接收安排大學生實習(訓)和見習的數量和質量,每年底由市人社部門按規定給予大學生實習(訓)見習基地獎勵、補貼。
五、鼓勵到基層就業。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為主的方式,每年在街道(鄉鎮)、社區(村)提供1萬個以上基層社會服務崗位,按照不低于本地新就業大學生平均薪酬水平,吸納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每年從全市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中,單列一定比例名額,定向招錄在武漢市社區(村)委員會、公益崗位、“紅色物業”管理崗位等服務達到規定年限的大學生。
六、開展創業教育培訓。
依托在漢高校,支持社會力量建成50所以上公益性創業學院,每年提供不少于10萬人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機會。培訓數量、質量達到相應標準的,每年給予每所創業學院10萬元獎勵補貼。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支持創業導師到創谷、創新街區、孵化器、大學生創業特區、大學生眾創空間等開展創業輔導。組建創業服務團,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商事、財稅、法務、知識產權、人力資源等全流程專業化服務。
七、提供免費創業工位。
各區在地理位置、商業環境、交通條件相對優越地帶,建設創新街區、大學生創業特區、大學生眾創空間,分別提供不少于1000個具備百兆寬帶、共享會議室等配套辦公條件的創業工位,供在?;虍厴I5年內的大學生免費使用,免費使用期最長可達到1年。大學生免費創業工位實行全市統一登記、網上申請、分區管理。
八、加大創業融資支持。
設立大學生創業貸款擔?;穑瑸樵谛;虍厴I5年內的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擔保貸款額度最高可達200萬元。擴大“青桐基金”等政府性創業基金規模,引導其他各類創業投資基金積極參與,加大向大學生創業企業投資力度,最高可給予100萬元股權投資。各區要設立天使投資基金或種子基金,專門用于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每年對在校和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創業企業進行綜合評價,選出200個左右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各給予10萬元項目資助。在?;虍厴I5年內的大學生在武漢市初次創辦小微企業,企業正常經營3年內,給予實繳社保費和稅費等額資助扶持。
九、優化創業就業環境。
加強大學生創業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政府各職能部門工作職責,將有關工作任務納入市績效管理和領導干部年度考評體系。通過政府宏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保持武漢房價、生活成本、基礎教育、城市活力等比較優勢,穩定大學生對留漢宜居、宜業、宜創的良好預期。深化政務服務改革,強化政策落實,大力推進辦事流程簡化優化和服務方式創新,建設武漢市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中心、服務專窗,建立統一的信息化服務平臺,方便大學生辦事和留漢創業就業。
大學生有話問
1. 大學畢業生落戶政策需要哪些材料,如何辦理?
畢業3年內的普通高校大學生僅需提供申請表、戶口簿、身份證、學歷證明等基本材料,以及在漢就業合同或創業工商營業執照。畢業超過3年的普通高校大學生(??撇粷M30周歲、本科不滿35周歲),在漢就業的,申請時需提供申請表、戶口簿、身份證、學歷證明、就業合同以及連續繳納1年的社會保險憑證;在漢創業的,申請時需提供申請表、戶口簿、身份證、學歷證明以及正常經營半年以上的繳稅憑證。
大學畢業生落戶,在工作所在地或自有房屋所在地的區政務中心公安戶籍窗口“一站式”辦理。畢業3年內的,材料齊全,可“馬上辦”,也就是“當即申報、當即辦理、立等可取”;畢業超過3年的,需核查相關信息,10個工作日內,辦理準予遷入手續。
2. 人才公寓的建設標準是怎樣的?租金貴不貴?
人才公寓針對大學畢業生群體的特點,按照“功能完善、設施配套、方便生活、有利工作”的要求建設或者籌集。位置優先考慮地鐵沿線、成熟社區等交通便捷地段,以及工業園區、創新創業園區等企業集中區域;面積每套40至60平方米左右;設施方面配備床、電腦桌椅、網線等,滿足拎包入住要求;在人才公寓社區統一提供餐飲、洗衣、文體活動和免費wifi服務。
原則上,人才公寓租金要低于市場租金標準。具體項目的租金標準,將在評估確定市場租金標準的基礎上,給予適當優惠。人才公寓租期根據大學畢業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3. 哪些人可以申請人才公寓?如何申請?
人才公寓主要面向畢業3年內、本人及家庭在本市無自有住房的大學生群體。
申請人才公寓需經過網上申請、資格審核、配租登記、簽約入住四個環節。申請人資格審核通過后,可在市招才局官網查詢全市人才公寓地址、建設進度、房源數量等信息;房源達到交付條件后,房管部門發布配租登記公告,申請人可在線申請登記;接到輪候通知后,簽約入住。
4. 融資難,是大學生創業初期面臨的普遍性問題,特別是在沒有固定資產作抵押的情況下,很難從銀行貸到款,如何解決?
一是設立大學生創業貸款擔保基金,為在?;虍厴I5年內的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貸款,擔保貸款額度最高可達200萬元;二是放寬大學生創業貸款的條件;三是簡化大學生創業貸款的審批流程;四是建立溝通協作機制,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大學生創業貸款,讓創業大學生能更加方便的找到融資途徑。
5. 免費創業工位可以申請延期使用嗎?
創業工位免費期1年,我們將建立以預約工位出勤率為主要指標的信用積分制度。如果大學生創業者已免費使用1年,完成工商注冊,且信用積分高于特定值,可延長免費工位使用期6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