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定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記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 政和縣,地處福建省北部,這個一度處于全省末位的扶貧開發重點縣,能否走出一條后發趕超的路子?縣委書記怎樣才能帶領老區群眾擺脫貧困? 2011年6月,廖俊波走馬上任該縣縣委書記。他以造福一方百姓為己任,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拼搏創業,實干興縣。短短4年,政和縣在建設“百姓富、生態美”的進程中發生了巨變。 擺脫貧困的一股韌勁 一上任,廖俊波就下鄉村、進廠礦、訪社區,到基層調研兩個多月。之后,專門召開有全縣200多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參加的發展務虛會,找優勢、議發展,確立農業、工業、城市、旅游四大發展思路。 他立下誓言,“革命老區絕不能是貧窮落后的代名詞,要致力擺脫貧困”。藍圖繪就,怎么干?廖俊波雙管齊下:機制推動,不分一線二線,四套班子捆綁運作,組建工業平臺建設、城市經濟發展等13個項目工作組,推出創業激勵、工作推進等6項機制。導向牽引,堅持干部在一線培養,從一線選拔。 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全縣向重點一線選派干部230多名,選拔任用的干部七成來自重點一線。干部從琢磨人向琢磨事轉變,從怕啃“硬骨頭”變為爭著上搶著干,在全縣形成了“圍著項目轉、盯著項目干”的良好氛圍。 拼闖實干的責任擔當 “園區是廖書記用腳步丈量出來的”“為了建園區,他的頭發累掉了一半”……采訪中,政和縣的干部群眾紛紛表示。 原來,為突破產業基礎薄弱的問題,政和縣委決定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建設省級工業園區,重點布局機電、食品、竹制品深加工等三大產業。針對征遷難、審批難、辦事難等問題,廖俊波多次深入縣直有關部門、企業調研,召開縣黨政班子會議反復研究,在全市率先推行項目并審聯批,審批時限縮減90%,實行客商與審批部門、客商與被征地群眾“兩個不見面”,相關手續由園區管委會全程代辦,此舉受到客商廣泛好評。兩年多時間,園區入駐企業86家、總投資78億元。 作為縣委書記,廖俊波牢記抓黨建的責任,始終堅持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身為班子“領頭人”,廖俊波嚴于律己,把踏實干事、干凈干事作為價值取向,為全縣黨員干部樹立標桿。4年多時間,他的雙休日、節假日幾乎都在一線度過。 短短4年,政和縣的變化可圈可點:2010年—2014年,財政總收入實現兩倍增長,2012年縣域經濟發展指數在福建省提升35位,2013年縣域經濟發展首次進入福建省十佳行列。 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 廖俊波堅持執政為民、發展為民,始終心系群眾,努力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在加快發展的同時著力改善民生。 如何讓老區人民盡快脫貧增收?廖俊波夜不能寐、殫精竭慮。為落實精準扶貧,帶頭深入貧困村駐村蹲點調研,把脈問診,分類施策制定扶貧攻堅實施方案。組織選派115名優秀干部駐村,幫助爭取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全縣土地流轉4.8萬畝,建起千畝蔬菜、千畝花卉等設施農業示范基地,引進葛根、養心草等農產品深加工項目。 農民發展生產,需要的不僅是項目還有資金。“錢從哪里來?”政和縣通過開展小額扶貧貸款試點,用200萬元政府保證金撬動支農信貸3000余萬元。三年多來,全縣貧困人口減少3萬多人,脫貧率69.1%,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2.7%。 城市建設步伐滯后,城市基本功能不完善,給群眾帶來了諸多不便。廖俊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須提高老百姓的認同感、獲得感?!苯陙?,政和縣組織規劃新區8.6平方公里,實施80多個城建項目,完成投資50多億元,實施主街道網線下地,新建市民廣場、城市綠道,使老百姓有了更多“歸屬感”。 |
相關閱讀:
- [ 04-09]謀發展布局 探創新機制 訪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
- [ 04-09]廖俊波:“擺脫貧困 不能山河依舊”
- [ 04-09]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擺脫貧困尋出路
- [ 04-09]交通事故致1死2傷 福建南平副市長廖俊波因公殉職
- [ 04-09]風清氣正方能政通人和——記福建省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