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企業信用建設 打造“誠信龍巖”
2017-03-23 16:57:03??來源:龍巖文明網 責任編輯:王瓊 我來說兩句 |
“工商同志,您好!求求你幫幫我,我遇到大麻煩了!你不幫我,我們談好的項目合同就要泡湯了。”3月16日,一位神色焦慮的年輕女士手里拿著文件袋,來到龍巖市工商局企業監督科說道。 “您別著急,我通過公示系統查詢一下您企業的情況。”工作人員一邊安慰張女士,一邊查看該企業的公示情況。原來,張女士是龍巖某建筑企業的法人代表,該企業因未申報2015年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方懷疑其信用有問題而提出暫緩項目合同的簽訂。 “你盡快回去完成年報補報,然后再來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就可以正常開展業務了。”工作人員告訴張女士,并耐心地解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的原因及不公示的后果。次日,張女士補報2015年度年報并公示,工作人員審核后,把該企業移出了經營異常名錄。幾天后,張女士也順利地與對方簽下工程招標合同。 為推進誠信創建活動,強化信用約束功能,龍巖市工商局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不斷建立健全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和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增加市場主體失信行為的成本,根植“誠信創造財富”理念。 據了解,2016年,龍巖共有3671戶企業和234戶農民專業合作社、8893戶個體工商戶因未按期限進行年報公示,或因其住所找不到,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在招投標、業主出入境、政府采購、上市立項、簽訂合同、榮譽授予等方面受限或受禁,以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像張女士這樣被列入異常名錄后,及時改正失信行為,主動申請移出名錄的,共有1604戶企業、116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3297戶個體工商戶。該局著力推進“行政執法、信息公開、誠信引導”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力度,倒逼企業落實市場主體責任和產品質量主體責任,在全社會營造“有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良好誠信經營環境。 據介紹,去年,龍巖全市各級各部門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一張網”向社會公示市場主體各類信用信息達58741條,其中行政許可類信息32065條、行政處罰類信息1849條、聯合懲戒類信息252條,配合各級法院對失信企業實施股權凍結并公示14戶次、信用預警1戶次。(閩西日報記者 林蔚學 梁熙 通訊員 劉寨平)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