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倡導者、發展者”。我們據此申論:今后中國學界媒體為老百姓說話就是為黨說話,為少數民族說話就是為中國說話。在國內擴大少數民族話語權就能在國際擴大中國話語權。
歷史上,中國文化可持續性極強,但辛亥革命后,精英國人雖享受著《清帝遜位詔書》“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的好處,卻始終暗戀西方舶來的“民族國家主義”,把只適用于現代土耳其或古代南宋,卻斷然不適用于現代整體中國的“民族國家”當成構建目標。他們因而不肯信守共和憲政契約,對少數民族心存偏見,期待他們消亡同化,還做出過很多魯莽滅裂招災賈禍之舉。
“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國必自伐然后人伐之”。今日中國既要農民進城上樓又要城鄉維穩,既要少數民族生態移民又要文化繁榮發展,焉能不對農民和少數民族示以誠信?又焉能不把創新邊疆治理、構建和諧民族關系作為黨和國家百年大計和當務之急?
熟諳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人畢竟高瞻遠矚,因而始終能在政治上對少數民族高看一眼厚待三分,不僅賦予少數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而且實施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認它“不容置疑、不容動搖、不容削弱”,還創辦了世界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少數民族教育體系。今天看,這才是中國的軟實力,才是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本錢,也才是中國實現創新轉型的根基。
2012年的世界波譎云詭,既有瑪雅預言、多國首腦換屆,還有全球經濟失速。明年的今日,一切都會水落石出。此時此際,我們且講廣東陸豐的烏坎轉型對于構建和諧民族關系的意義:
第一,今日國人仍然篤信禮義興取決于衣食足,仍愿把國運民生綁定給必定“成、住、壞、空”的物質規律。但生物進化論和過往教訓都已明示:生態災難、經濟失速和社會危機只會把改革逼上日程。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在烏坎看得明白:我們的政府還是比任何敵對勢力都更能動員老百姓。
第二,“維權即維穩”也是硬道理。《人民日報》2011年12月22日發表評論《烏坎轉型提示我們什么?》,闡明了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親赴烏坎漁村跟村民談判,化解官民對抗的意義。烏坎轉型的亮點是村民與省委相互承認權益達成了雙贏結局。它說明對國家長治久安而言,“真槍維穩”的效果遠不如“真情維權”和創新治理。
第三,主流媒體把烏坎轉型的意義比做當年安徽小崗,說它是高層承認基層權益,明確改革思路的新標志。但這還是沒有完全表達出在這一事件中農民對自主自治、權益公平、決策參與和分享發展成果的尊嚴渴望,因而與真、善、美的人生境界還有距離。何謂真?曰政府對百姓篤信不疑和誠信不欺。何謂善?曰政府放權、公司讓利,平民百姓參與決策、分享成果。何謂美?曰各民族文化“同無妨異、異不害同,小德川流、大德敦厚”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這樣來看,烏坎轉型就比小崗多出三層新意:一是它避免了一場令人心寒齒冷的悲劇;二是它說明政府真要解決權益糾紛,還是“可以有”比“圍堵上訪者”和“解決當事人”更好的辦法;三是它表明出身海南黎族的朱明國駕馭復雜形勢的膽識和能力很強,從而給邊疆民族地區創新治理提供了重大啟示:充分信任和放手啟用少數民族干部始終是善政善治和構建和諧民族關系的不二法門,反之則會事倍功半,自毀根基。品品“我愛你不是因為你是誰,而是因為在你的眼里我是誰”這句話的意思,政府再把百姓喊“群眾”,再讓少數民族“感恩”,就跟執政為民、尊嚴主體、時代精神、國際潮流疏離太遠。
第四,學界和媒體要有文化自覺。鄭永年批評中國“利益知識分子”太多。他們不會解釋中國和世界,卻又懷著改造中國和世界的太大野心,結果跟權力形成惡性互動。他希望中國知識人解脫殖民、權力和利益“三種狀態”。易中天總結了文人和官員的“四有四無”:有欲望無理想、有腔調無學養、有姿態無立場、有風向無信仰。孫立平診斷中國病根是利益集團迷戀“轉型陷阱”,不想推進規范利益博弈的制度建設,使博弈結局總往一邊倒。
第五,邊疆民族發展是后現代中國政治改革的前沿領域。中國主流學界對后現代主義有兩種誤解:一是認為它跟追求現代化的中國還不搭界,且待下回分解;二是認為它只會解構不會建構,對解釋和解決中國現實問題沒有意義。推薦大家去讀大衛·格斯芬的《超越解構:建設性后現代哲學的奠基者》專著和崔之元的《中國崛起的經濟政治與文化》、《“西柏坡后現代”,聯合國人權宣言和普遍歷史的黎明》等文章就會明白:后現代主義乃是人類針對現代化弊端,用人性和前現代文化勾兌出來的解毒劑。當今中國遭遇的轉型陷阱、道德滑坡、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劇,病根全是現代城市集權。其解藥也只須一服:即后現代文化多元主義。中國民族政策法規是西柏坡后現代的成果。邊疆少數民族文化處境是檢驗中國政治文明的試金石。烏坎轉型是中國破解現代迷思轉向后現代,把發展觀“從社會發展史轉向文化生態學”的里程碑。
后現代主義的核心理念是包容差異兼容多樣、多元主體公平博弈,用制度規范保障共和雙贏,確保社會和諧。后現代的國家有核心利益即領土主權;國民有核心利益即民德民權;農民有核心利益即地權;少數民族也有核心利益,即包括語言宗教習俗在內的文化權。文化權的核心是保祖墳、保家園和保孩子。保祖墳就是尊重文化價值和習俗(含著裝戴頭巾);保家園就是少搬遷少移民;保孩子就是少撤點并校,讓各民族孩子離鄉土家園父母親人近些再近些。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倡導者、發展者”。我們據此申論:今后中國學界媒體為老百姓說話就是為黨說話,為少數民族說話就是為中國說話。在國內擴大少數民族話語權就能在國際擴大中國話語權。
[相關鏈接]
烏坎事件
2011年9月21日及11月中旬,因對村干部處置土地、財務、換屆等問題的不滿,廣東汕尾陸豐市烏坎村發生了幾次村民集體上訪事件。而基層政府沒有認真傾聽、公正評判、果斷解決村民的利益訴求,以致一度演變成群體性沖突事件。12月21日,以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為組長、包括數名廳級干部的省工作組進駐陸豐,傾聽民眾訴求。廣東省委書記“必須直面和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的重要批示,工作組“民意為重、群眾為先、以人為本、陽光透明、法律為上”的真誠表態,讓一度情緒激烈的當地村民趨于平和。由于廣東省委工作組充分肯定“群眾的主要訴求是合理的”,烏坎事件出現峰回路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