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普法教育為引領 努力打造“三農”法治文化
www.xpshebei.com?2013-10-28 15:26? ?來源: 我來說兩句
(三)、抓好行政執法督促,形成法律服務合力 隊伍作風建設活動,要以優良作風始終貫徹于服務“三農”進程。 1、打擊涉農違法犯罪,司法行政行政手段是基礎。在處理“三農”問題中,司法行政機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法規在涉農方面規定比較具體,可操作性也強,從這個意義上講,司法行政機關的作用不可替代。對于涉農犯罪,需要用法律來調整的,通過司法機關的介入,運用刑事訴訟的程序,追究犯罪,懲處犯罪,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4] 2、加強監督行政作為,營造依法執法氛圍。針對部分機關、少數工作人員仍然存在行政亂作為、辦事效率低、服務態度差等現象,采取多項措施并進行監督。一是實行信息公開機制,有什么問題拿到“陽光下曬曬”。二是規范涉農項目審批和處罰程序。重新制定審批、處罰流程圖,審批流程圖將辦理時限具體分解到每一環節、將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的辦事人員。三是聘請社會監督員。注意加強執法協調,既要防止執法部門重復執法、交叉執法,更要防止出現執法真空,沒人去管。四是行政必有法可依,執法必有法為據。執法過程中要嚴格以法為依據,不斷踐行并提升著依法行政之路,營造依法執法氛圍。 3、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形成法律服務合力。司法行政部門服務“三農”職能的進一步加強,有利于公、檢、法、司資源的整合,同時積極爭取職業技能培訓資源,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從而組建一支裝備相對精良,保障強勁有力的司法行政隊伍,使司法行政工作可以在涉農領域蓬勃發展,真正達到整合資源開展“三農”工作的目的。 (四)、全面弘揚法治文化,努力建設“法治三農” 1、樹立農民法治觀念,堅持以法依法保護自身權益。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有利于民,因為只有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約束自己,更好地依法行事,才不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違法犯罪,才不會容易上當受騙,才能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同時,引導農民走法治道路,根除封建迷信的束縛,破除陳舊思想。 2、提高農村法治化水平,基層執法人員依法執法。提高農村法治化水平作為一個長久的工作,必須繼續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引導廣大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依法參與和處理農村經濟社會事務,依法參與村民自治活動和其他社會管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引導全社會特別是領導干部和執法人員深入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的觀念,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用法治理念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法治的正確方向。[5] 3、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要在廣大農村著力培育法治文化,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著力強化農村學法用法重點,把普法教育覆蓋到農村各個角落。著力提高普法工作實際效果,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 參考文獻: [1]楊杰.《深化“六五”普法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江蘇法制報,2011年 [2]溫家寶.《中國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道路》.《求是》,2012年 [3]《封建殘余思想文化對廉政制度執行力的影響》.《廉政文化研究》.2010年 [4]李鵬新.《司法行政機關要發揮社會管理創新主力軍作用》.中國平安網,2011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人民日報,2011 ?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