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 正文
陳明珠(菲律賓):漳浦之變
東南網-福建日報1月12日訊
我于1992年到廈門一家美國公司工作,1997年隨公司遷往漳浦縣。12年來,我親歷了漳浦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轉型的進程,見證了漳州工業立市、開放活市的巨大變遷。
來到漳浦城關綏安工業開發區辦廠的當年,時逢漳浦從發展水果、水產向大力發展外向型加工制造業轉變的時期,各國客商和大批臺資企業紛紛到漳浦投資建廠,在區內各企業工作的員工也迅速增加。每當工廠下班時,工業區大道匯聚起員工自行車的洪流,成為縣城一道亮麗的風景。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當地政府加大投資環境建設和招商引資力度,越來越多的臺資、外資企業加入漳浦工業化進程的行列,帶動了經濟結構的全面調整和外貿出口的持續增長。
隨著當地經濟建設的發展,民眾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今,在工業區工作的大部分員工添置了摩托車,許多企業為此擴建了員工的停車棚,昔日的自行車洪流已被摩托車取代。
漳浦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沈海高速公路穿過漳浦,暢通了當地物流集散的大通道。近10年來,相繼建成了東南花都、天福茶博園茶學院和火山地質公園3處中國4A級旅游區,2處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區,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建設中的古雷石油化工基地,將給漳浦帶來更大的發展活力,我衷心祝愿漳浦的明天更美好。(作者為聯合新潮手套(漳浦)公司副總經理,以中文投稿)
相關新聞
- 2010-01-12雷斯利·亨德爾(英國):非凡的土樓
- 2010-01-12劉嘉亮(美國):福建充滿機遇
- 2010-01-06荒木暢子(日本):心在海西
- 2009-12-31栗林正(日本):變化中的“海西”
- 2009-12-30林吾週 (馬來西亞):福建,家的感覺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