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余名臺灣基層民眾前來福建參加首屆海峽論壇,與大陸各界人士共同開啟兩岸民間交流的新頁。論壇期間,臺灣25個縣市的代表和產業界人士前來尋找商機,了解海西經濟區建設的機遇,共商“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的大計。
人民是兩岸關系發展的根基和核心動力,在福建展開的這次大規模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正在有力地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向更深、更實、更廣泛的領域發展,也使人們產生了從建設海西經濟區起步,通過兩岸加強合作,最終建成涵蓋海峽西岸與臺灣地區的海峽經濟區的暢想。
5月18日上午,總投資達60億美元的“臺灣石化專區”項目在福建泉州設立辦事處,標志著臺灣石化產業鏈首次整體遷移大陸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牽頭該項目投資的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謝俊雄在海峽論壇期間對記者說:“兩岸在石化產業上的合作,預計將使大陸石化產業規模和實力在2015年左右躍居世界第一位。”
在此次論壇上,8000余名臺灣同胞親眼目睹了大陸的經濟建設成就,更切實認識到兩岸加強經濟合作的重要意義。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朱立倫表示,海峽論壇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兩岸民間的大交流,將在促進兩岸經貿便利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并推動兩岸合作共商應對金融海嘯的措施。
20年前的第一代臺商通過加工貿易帶動了珠三角發展,10年前的第二代臺商以電子信息等產業促進了長三角發展,“將來海西經濟發展,我們絕對不會缺席。”朱立倫說。
5年前,福建首提“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在海峽論壇舉辦前夕,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將海峽西岸經濟區明確定位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
“通過加快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群等基礎設施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僅作為對臺交流的前沿,還將成為中西部地區出海和臺商西進北上的最佳通道。”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認為,福建人正在通過海西經濟區的建設,全力推動臺灣海峽東西兩岸的經濟整合。
參加論壇的兩岸學界、業界人士,在論壇期間展開了一場從“海西經濟區”到“海峽經濟區”的經濟暢想。
在海峽經濟區藍圖中,福建將運用其位居長三角、珠三角之間并與臺灣一水相隔的地理優勢,與臺灣產業緊密鏈接,并充分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與臺灣市場深度交融,輻射廣大中西部內陸地區,發展成為環臺灣海峽經濟圈,與珠三角、長三角及環渤海地區共同構建區域經濟繁榮帶。
- 2009-05-21來之不易 倍加珍惜 乘勢而上 有所作為
- 2009-05-15科學發展服務全局的重大探索與實踐
- 2009-05-20海西蓄勢待發有望成為我國經濟新增長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