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了,春茶就要采摘,事情又多起來了。”剛送走茶農,梁維妹與記者的交談又不時被客戶來電打斷。
53歲的梁維妹,是連江縣長龍鎮下洋村人,說話簡潔,辦事干練,走起路來都帶著一陣風。在長龍鎮,提起她,可是一位有名的女強人。過去,她是一名普通的農家妹,如今,她是連江縣人大代表、長龍鎮唯一的女企業家。梁維妹興辦的長龍天峰茶廠,年加工各類茶葉75萬公斤,年產值1000多萬元。去年,她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婦女“雙學雙比”活動女能手稱號。
“他像是一座大山,讓我永遠依靠。沒有他始終如一的支持,我決不會有今天這些成就。”談起丈夫陳玉貴,梁維妹明顯放緩了語速,那份發自內心的感激,讓人動容。
一
梁維妹出生在一戶貧困的農民家庭,父親早逝,小學三年級就輟學在家幫助務農,16歲時到村林場打工。19歲那年,經人介紹,嫁給了陳玉貴。“當時,他家日子也艱難,不圖別的,就沖他善良、勤勞、本分。”至今,梁維妹仍感謝上天安排的這段緣分。
婚后,3個孩子接踵降生,家里多了幾張嘴,生活難題擺在了面前。看到村里一些人在產茶季節,向當地茶農收購茶葉,再挑到縣城賣,梁維妹也萌生了賣茶的念頭。
那時,交通閉塞,出入只能步行,往縣城來回一趟,得花去大半天時間。如果搭乘拖拉機到福州臺江賣茶,返回家中,往往要到晚上八九點鐘。
凌晨兩點,陳玉貴就得起床,為妻子準備好外帶的飯食,再把她叫醒。家里到山腳,得步行近一個小時,山路崎嶇,不放心妻子的安全,每回陳玉貴都要堅持打著手電、挑著茶葉,把她送到山腳下公路邊。而后,返回家中,為孩子們做早飯,接著下地干活。擔心丈夫太勞累,梁維妹不讓送,可陳玉貴總說:“為了咱們一家日子好過些,你更不容易,我累點,應該的。”
有一回,梁維妹醒來,已是三四點鐘,一旁丈夫卻還在沉睡。這兩天,他感冒了,梁維妹急忙摸了摸他額頭,有些發燒。陳玉貴也醒了,費力地穿上衣裳,堅持要送妻子下山。
大山里,兩個人影一前一后,默默行走著。像往常一樣,妻子走在后頭,看著丈夫挑著擔,微弓著背,不時聽到他輕輕地咳嗽,梁維妹的淚水忍不住悄然滑下。“這一幕,永遠定格在腦海里。”回想起來,她眼中又泛起淚光。
二
靠著挑擔賣茶,家里漸漸有了些積蓄。好強的梁維妹想把生意做大,找人合作從事茶葉加工和銷售。可這樣,要投入所有積蓄,沒經驗,風險太大。“日子已經好過了,這么拼下去,你身子吃得消嗎?”陳玉貴心疼妻子。
村里也開始有了些閑言碎語。“女人家,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大事還得男人去干”,“這么拋頭露面,天天在外面跑,不合適”。可看到妻子滿懷期盼,陳玉貴決心支持。他對旁人說:“做生意,我不在行,我相信她能做好。”陳玉貴頂住各種壓力,甘為妻子“打工”。丈夫的支持,讓梁維妹鉚足了勁,她又從銀行貸了款,聘請了幾名工人,開始艱難創業。
然而,不久后發生的一件事,讓梁維妹差點放棄了理想。
- 2009-05-05金融風暴當前 夫妻搶"錢袋"
- 2009-04-30夫妻投靠落戶取消限制
- 2009-04-29眾目睽睽之下 太姥山夫妻峰"消失"5秒
- 2009-04-28諜史"潛伏"者:弄假成真的夫妻們
- 2009-04-28夫妻經紀人 市場競風流
- 2009-04-22福州夫妻中介復出 低價攬活致二手房跳單率提高
- 2009-04-22賈靜雯脫口稱“我們夫妻倆” 疑感情現轉機
- 2009-04-2140歲以后夫妻更應該多點纏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