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我省安全生產形勢良好,成績來之不易。今后,安全生產行政監管監察部門將如何作為?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省安監局、福建煤監局局長陳炎生。
陳炎生說,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作為和諧海西民生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幾年,我省安全生產工作有很多亮點,但是形勢依然嚴峻。
2008年,是海西建設的關鍵一年。為使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在工作安排上,省安監局將著力于抓好道路交通、煤礦、非煤礦山和危險化學品安全“四個重點”,著力于完善責任落實、隱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和事故應急救援“四個機制”、著力于抓好安全文化、基層基礎、法規制度和機構隊伍“四個建設”,確保各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特別是各類重特大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在2007年較大幅度下降的基礎上再有所下降;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十萬人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等相對指標按國家下達的下降幅度,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力爭有更大幅度的下降,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狀況明顯改善。
國家安監總局將今年定為“隱患治理年”。陳炎生說,隱患排查治理是我省今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將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建立重大隱患政府掛牌督辦制度,將一時難以整改治理到位的重大隱患,列入政府掛牌督辦項目,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及時協調督促,實時跟蹤督辦,實施掛牌、銷案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是安全生產形勢能否保持平穩的關鍵。去年,我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在各類事故死亡人數控制目標中比重高達85%左右。陳炎生說,道路交通事故多發的勢頭如果降不下來,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就不可能實現。因此,要做好省政府確定的12項工作措施的落實,持續進行攻堅戰,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加大整治道路交通事故“黑點”;督促營運車輛安裝GPS,使我省所有營運車輛都將裝上“千里眼”;督促地方政府打擊非客運車輛非法載客行為,完善農村道路設置標志、標線等安全設施;督促交通等部門治理超載超限問題;督促高速公路部門加快出入口裝置計重設施的步伐;督促交通、交警部門解決我省貨運車輛外掛引發嚴重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問題;督促實施道路交通運輸企業承運人責任險工作,使我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逐步趨于平穩好轉。
煤礦生產是安全生產的重點領域。福建雖然是產煤小省,但煤礦安全基礎依然薄弱。煤監部門將根據我省特殊地理特點,加強煤礦企業的水害防治、頂板和“一通三防”等管理工作,督促煤礦企業整改重大安全隱患;我省將統一安全評價標準、審查標準,積極穩妥、分期分批地做好安全生產許可證延期、換證工作。通過新一輪換證工作,有效推動煤礦企業完善安全設施,強化基礎建設。同時,堅決落實國辦82號文件規定,使關閉礦井落實到位,防止死灰復燃,規范和加快煤炭資源整合工作,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從整體上提高福建煤礦安全生產水平。
在非煤礦山安全監管上,將全面推進自上而下、分臺階分層開采,進一步完善地采礦山機械化通風系統,開展以礦井火災事故、坍塌、冒頂、水患為重點的地采礦山重大事故隱患整治,推廣機械化鏟裝和中深孔爆破技術,力爭適合采用中深孔爆破開采技術的露天礦山覆蓋率達50%以上。在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上,繼續開展反“三違”活動,規范企業生產流程各環節、各崗位行為;隱患掛牌督辦,對位于城市區、安全距離不足的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工作的跟蹤督促。
建立長效機制是根本。陳炎生說,必須完善政府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兩個責任制和政府行政“一把手”、企業法定代表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制;將安全生產工作計劃納入各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年度計劃,納入政績業績考核,納入統計公報;尤其是加大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安辦的綜合職能作用,加強督促協調,始終依靠有關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加強事故預防,落實監管措施,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同時,加快省級重大危險源監控及應急救援信息平臺建設,加快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推動設區市和重點縣(市、區)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
在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方面,全省將繼續加強鄉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全面推進委托執法;加強對“平安企業”創建工作的指導和協調,搞好企業安全生產業績考核。爭取盡快出臺《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抓好安全生產治本之策的貫徹落實;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制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系統政務公開實施辦法,始終堅持執法與服務并重,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許多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屢屢發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安全發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不牢固,安全生產的一些政策措施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因此,必須從抓住宣傳教育這個關鍵環節入手,搞好安全文化建設。”陳炎生在談到抓好“四個建設”問題時,強調安全文化建設。全省將開展安全咨詢日、“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協助支持各級安全生產管理協會、新聞媒體舉辦企業安全文化論壇,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報紙雜志、各級政府網站和信息刊物的作用,宣傳典型經驗,揭露矛盾問題。(記者 吳宏雄)
(責編:張秀芬)
- 2007-12-04徐鋼:挑起海峽西岸經濟建設的大梁
- 2007-11-10依港立市 工業強市 開放活市 科教興市
- 2007-11-08李建國:譜寫山東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 2007-12-01鞠維強:為海西建設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