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房妹”事件階段性調查公布
來源:人民日報 2013-01-14 編輯:唐麗萍
蘭亭名苑小區是經適房項目,為何出現商品房? 經查證,該小區的商品房主要有兩類,一類叫做“補差商品房”,另外一類是該項目三期為商品房項目。 該小區分為三期建設。其中一、二期為經適房,建設計劃7萬平方米,土地使用權類型為劃撥,共建設經濟適用住房近5萬平方米,補差商品房2萬多平方米(其中配套商鋪6895平方米)。項目三期為商品房項目,土地使用權類型為出讓,建設商品住房3萬多平方米。 所謂“補差商品房”,是指經適房建設初期,在經適房小區建設一定比例的商品房,來打破資金不足的瓶頸。 1996年4月,原鄭州市經濟適用住房開發中心下發通知明確:“承建單位所建住宅總量的70%—80%作為安居住宅,其余20%—30%作為商品房以市場價向社會公開銷售”。 1999年6月,鄭州市政府《關于加快我市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若干問題的通知》中也有明確表述。2000年1月,鄭州市房管局相關文件規定:非經濟適用住房建設比例最高不能超過30%。據計算,蘭亭名苑小區補差商品房比例約為29%。 “補差商品房”政策在2005年9月宣告終結,不再執行。當時《鄭州市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管理辦法》明確提出:禁止改變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的用途,禁止利用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變相進行商品房開發,禁止違反規定利用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用地建設其他商業用房。 蘭亭名苑小區一期、二期項目分別于2003和2004年獲批,并下達計劃,存在“補差商品房”并不意外。翟家在該小區持有的20套房產中有1套屬于補差商品房,3套屬于項目3期的純商品房,剩下全是商鋪。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