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賣切糕:最多時4個月賺8萬元
來源:南方日報網 2012-12-13 編輯:黃水來
艾爾肯感到失落:他們的貨物日益令“城里人”談之色變——分量足,價格高,小小一塊就價錢不菲;另一方面,確實有一部分人強買強賣,破壞了規則。 2011年,艾爾肯還是放棄了生意,回到了家鄉。家鄉已經在緩慢地改變:2010年5月,喀什設立經濟特區,大量的援建項目隨之進入。 2011年4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來到伽師縣一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的開工現場,和當地干部交流了伽師縣的民生建設,也談到了他的憂心和焦慮:“任務很重,我經常為此睡不著覺。” 在這一年全國兩會上,張春賢談到零就業家庭以及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他說,所有家庭只要出現一個零就業的,申請后24小時之內必須解決公益性就業崗位。另一方面新疆要加強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技能培訓,發展當地農村經濟,提高就業率。 艾爾肯從北京回到喀什的這一年,恰是新疆首個“民生建設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了22類80項重點民生工程,從增加就業到津貼補助,從醫療救助到興邊富民,直接涉及專項資金462億元。而今年實施的《2012年實施重點民生工程項目計劃》則囊括了農村建設與生活品質提升工程,農牧民金融幫扶支持工程,困難患者醫療救助工程,教育培訓工程在內的25類、90個項目的民生工程。但這一切措施要取得成效,則尚需時間。 艾爾肯回到了伽師縣,在一家建筑公司干起了泥瓦工,一個月掙1500元至2000元,并不比賣切糕多,但這已是他漂泊五年后能找到的最好的生活:“至少回家了。”(應采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