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918,人民永遠懷念抗日英雄
來源:東南網 2012-09-18 編輯:黃水來
肝膽相照之楊勇 沙場百戰威震敵 戰場上的楊勇如同一只出山虎,槍一響就奮不顧身,因此負傷成了家常便飯。有人統計過,他曾五次血染征袍:1933年發生的洵口戰斗,一顆子彈貫其頭皮而過,差一毫厘就將讓他當場去見馬克思;而1935年10月的湘江之戰,又有一塊彈片擊中其腿部;不到三個月后,在赤水河畔的土城戰役中,當時已是團政委的楊勇又一次率隊沖鋒,被一顆子彈貫其臉部,六顆牙齒被生生打掉,血如泉涌;而第四次,則是正在發生的平型關戰斗(楊勇的第五次負傷是在1938年9月汾〈陽〉離〈石〉伏擊日軍的戰斗中)。 抗戰爆發時,楊勇已是紅一軍團第四師政委,與李天佑搭檔,改編為八路軍后,成為李天佑的副手。 平型關戰斗一打響,老爺廟所在的高地就成了日軍爭奪的目標。其實在布置陣地時,李天佑、楊勇都想到了這一點,但因為目標太過醒目,怕預先設伏被日軍發現,因此只能等戰斗打響后再伺機應對。 所以,當日軍剛有動作,李天佑已經命令三營長周海濱迅速搶占老爺廟。 周海濱剛剛接受任務,楊勇已經迫不及待地率領三營沖了下去。李天佑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楊勇一向如此,聽到槍響就捺不住性子。 楊勇率部出擊之時,日軍的小股部隊已經搶占了老爺廟,于是搶攻變成了強攻,在攻擊的過程中,不斷有戰士們倒下,但沒有一個人退卻,瞬間已與日軍展開了白刃戰。 身為副團長的楊勇也加入了這場混戰,至今當地仍流傳著楊上將與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故事。戰斗中,楊勇胳膊又一次掛了彩,但他依然堅持著指揮戰斗。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