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業紛紛“賣祖產”過“寒冬”
來源:臺海網 2012-07-30 編輯:黃水來
臺海網7月3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整理)——近日,臺“立法院”召開臨時會,“三讀”通過證所稅案,將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路。證所稅過關造成臺股持續量縮亦沖擊臺灣眾多券商,已有多家證券業者打算出售不動產因應寒冬。這令人聯想到不久前的油電雙漲風波,也引起臺灣輿論公營企業營運績效的質疑,最終也促使臺電、“中油”表示要賣掉企業總部大樓以“活化資產”。如此看來,馬英九堅持推行的這一輪經濟改革,似乎讓臺企尚未蒙其利,就已經感到“鴨梨山大”。 預期股市遭“凍” 臺券商賣樓套現 圍繞著證所稅問題的朝野攻防,已經讓臺股空轉了半年之久。此次證所稅終于過關,原本有輿論解讀認為利空已經出盡。但26日(證交所通過后首個交易日)臺股買氣仍然冷冰冰,成交量僅605億元(新臺幣,下同)。臺《經濟日報》報道,包括永興、太平洋、宏遠等多家本地券商,正在出售旗下累計高達百億的不動產。等到8月,還有元大寶來等券商要標售整棟商用辦公樓。這則消息引發島內財經界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市場對證所稅“短期觀望、長線失望”的明證。 臺證券界分析人士認為,證所稅將讓臺股的成交量縮水成為常態,再加上臺產業景氣不振、國際市場疲軟,是諸多券商選擇賣樓套現的主要原因。證券業者普遍以變賣不動產套現為“活化資產”的主要手段。特別是券商所持有的不動產通常地理位置、配套條件都很不錯,通常也比較好賣。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