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與南方周末不妨對簿公堂吧
來源:東南網 2012-06-26 編輯:黃水來
顯然,方舟子自認為其本人是受害者。但是,縱觀方舟子所撰寫的《<南方周末>是如何構陷我的》一文,卻發現在相關段落中僅說孫海峰怎么怎么著,然不直接回應他妻子劉菊花的有關論文涉嫌抄襲的問題。 而2012年6月25日《環球時報》發表題為《單仁平:社會需要方舟子這樣的“啄木鳥”》的評論員文章指出:最近幾個月方舟子成了眾矢之的,上周末一家報紙用四個版的篇幅載文質疑方舟子的打假方法,將對他的批評推向高潮。與很多被他質疑的人相比,特別是與韓寒這樣有號召力的意見領袖相比,方舟子顯然不具有強勢。我們認為,方舟子有點像中國社會的“啄木鳥”,在中國學術造假成風的今天,他的存在有大的合理性。中國社會上的造假行為、包括學術造假的情況仍很嚴重,但打假者越來越少,方舟子大概是碩果僅存的“打假名人”,這是值得社會反思的。也許社會應當對方舟子這樣的“啄木鳥”多一些寬容和保護。鑒于方舟子的總體弱勢地位,社會輿論公器不應直接卷入,幫助方舟子的對立面對他進行打壓。 毫無疑問,這是一篇力挺方舟子的“雄文”,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篇向以《南方周末》為代表的南方報系發出的“檄文”。當然,該文自稱“環球時報一直在‘方韓大戰’中保持中立,今天也一樣。我們繼續對方韓二人的對錯無意見。我們寫這篇文章不是挺方舟子,而是挺允許方舟子們依法存在的環境。” 而2012年6月25日《成都商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則認為,如今,互聯網上的撕裂現象,也許并非壞事,它至少告訴我們,私人打假是靠不住的,必須回歸制度打假的軌道。當然,這并不是說,中國社會不再需要方舟子,而只是說方舟子式打假可以休矣。事實上,只有在有效的打假制度軌道上,方舟子們才能更好地發揮“啄木鳥”功能。 綜上所述,筆者羅豎一認為,方舟子與《南方周末》不妨對簿公堂。否則,面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之社會輿論現狀,無數中國老百姓難以搞清孰是孰非,而不利于鞭撻假丑惡、弘揚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