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先生的“儒家”說(一至三)
來源:東南網 2012-01-19 編輯:林洪熙
諸侯爭霸,戰亂不斷,“言論自由”的空間,就是這種特定時期出現的,士節的高揚,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孔子可以像秋風先生舉證的那樣,“與君解除契約而另投新君,可以在各國自由流動”,田子方敢于對子擊(魏文侯的兒子)說:“夫士貧賤,言不用,行不合,則納履而去,安往而不得貧賤哉!”[2]至于孔子可以自由地“收徒辦學”,也是因為“天子失官,學在四夷”。[3]將這一切歸結于封建制,或許還有一定的道理,這叫“歪打正著”;將此歸結儒家的“憲政主義”,卻是莫大的誤解。要不,就很難理解以下兩種歷史現象——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