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武漢宣言》我有話要對你說
來源:東南網 2011-11-24 編輯:林洪熙
人民網北京11月21日電 在全黨全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以“推動網絡媒體新跨越 促進網絡文化大繁榮”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今日在武漢隆重開幕。大會通過了《武漢宣言》。 看完六條宣言,覺得還有討論的必要,因為這個六條是以網絡媒體論壇的名義發表的,因此能否被代表,需要自己來澄清。 網絡是什么,它就是汪洋大海,是現代社會信息形成的汪洋大海,大海是有生命力的,就在于它不僅帶走了每條河流,還包容自己不同方向的紊流,大海才有了強大自潔能力和豐富的生命力,如果哪一天浪花消失了,洋流停止了,大海也就失去了生命,因此大海桀驁不馴,是不可馴服的。 因此這些網絡主宰者,僅僅把自己當成扮演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和“把關人”的角色,顯得有些狹隘和自私,因為網絡聲音不僅僅是上上下下的關系,也有左左右右的關系,他是開放的天空,自由的場所,因此要使網絡有活力,更需要的是監督者,看看是誰在給網絡傾倒垃圾,污染網絡的大海,而不是試圖左右網路。 網絡是萬紫千紅的花園,因此才給人與魅力和吸引力,但是就象美麗的原野盛開的鮮花,不一定都是健康的一樣,你看那罌粟花多么美麗,網絡的信息,也是如此,因此他才有人類有史以來展現自我的強大平臺,在這里沒有貴賤、沒有高下,有的是自然界一樣的適者生存的自然淘汰法則,同時他有事兼收并蓄的多樣化,才使得各有所需,相互需求,蓬勃生長。 如果有一天把網絡辦成了套紅報紙,也許就像自己的后花園,自我欣賞了,缺少了大自然那種氣魄和瑰麗。自詡的網絡媒體論壇的六條宣言,是難于再現網絡的絢麗身影的,也許慢慢地就變成了一個盆景,按照某種意志塑造成型。 要使網絡繁榮,當然需要的還是建設。是你的使者生存的本領,而不是違背自然法則,人為地去毀林開荒,種植作物,他應該適應,象熱帶雨林一樣,既有參天大樹,也有細弱藤蔓,才有了雨林的氣勢和繁茂。 思路決定出路,沒有一個好的思路,就不可能被人理解,進而找到一條發展道路。開放的網絡,需要個開放的思想,而不是利用人為的強制力,去挑三揀四,因此一個繁榮有生命力的網絡,需要我們每一個網友的擔當。(肖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