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對奧運冠軍的獎品偷工減料?
來源:東南網 2011-11-08 編輯:林洪熙
制造商背著企業偷工減料,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1992年第25屆巴塞羅那奧運會上,中國獲得的金牌是16枚,冠軍得主受到國人的熱捧。但是,當時企業出巨資獎勵的還不多,制造商擅自在獎品中偷工減料的風險太大,一旦敗露將身敗名裂,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恐怕沒有這個膽。同樣的道理,健力寶的經手人作弊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健力寶的出資人呢?獎勵為國爭光的奧運冠軍的創意,正是當時事業如日中天的健力寶掌門人李經緯,且作為健力寶企業而言客觀上這種獎勵也是從中獲利的,因為當時媒體大篇幅的報道,必然能夠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廣告效應。李經緯是否有可能參與獎品制作的偷工減料,達到其名利雙收的可能呢?聯想到李經緯“在從事公務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伙同他人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其行為已構成貪污罪”,確實使人浮想聯翩。李經緯與制造商聯手占便宜,在獎品中偷工減料的可能性還真不能排除。如果這樣的話,剛剛獲刑的李經緯說不定還有余罪遺漏呢。(逗號)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