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監測網絡
來源:新華網 2011-06-30 編輯:唐麗萍
路甬祥:要解決食品安全分段監管銜接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29日在北京表示,要改革和完善現有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解決好分段監管中的銜接問題,減少監管交叉,防止監管空白,同時要進一步加大食品源頭污染和初加工環節污染治理力度。 路甬祥今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于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他指出,中國初步建立了以31個省級、244個地市級和377個縣級食品污染物、食源性致病菌和食源性疾病監測點組成的全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 談及當前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時,路甬祥表示,一些食品生產企業法律意識淡漠,誠信道德低下,是導致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的重要原因。少數地方政府和部門出于對維護穩定的錯誤認識,以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指標等原因,對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及時嚴肅查處,對違法犯罪行為不能有力打擊,個別監管部門和人員甚至玩忽職守,致使有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有機可乘并鋌而走險,肆意制售不安全食品并流向市場。 他指出,在實際監管工作中監管交叉和監管空白同時存在,一些地方在發生問題后甚至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的體制機制尚未理順,如各地方食品安全辦公室設置不一、權限不一,尚不能有效發揮綜合協調的作用。 他表示,建議加強對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考核評估,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 路甬祥說,當前食品安全源頭污染和初加工環節污染較為突出,如濫用甚至違禁使用農藥、獸藥、激素和飼料添加劑等行為,造成食品原材料污染。建議國務院制定完善標準,對濫用食品添加劑、濫用農藥、化肥的行為,予以整頓,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推廣食用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生產的基地化規模化,提高組織化程度。 (記者 張蔚然 郭金超)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