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鼓勵本地企業招收本市農民工
來源:東南網 2011-06-05 編輯:黃水來
解讀: 2010年,廈門先后共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2.12萬人,培訓5478人,分別超額完成年初的計劃任務數,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0033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5339元,增長11.3%,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201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確保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在2010年基礎上增長12%,其中,工資性收入計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一半以上比重。要實現農民增收12%目標,就要繼續想方設法讓農村富余勞動力得到充分就業。而廈門有部分企業反映招收本市農民和外來員工在社會保險費上存在差異,招用本地農村勞動力將推高他們的用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本市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對企業招收本市農村勞動力與外來員工的社保差額,按企業稅收繳交關系,由市、區財政予以補助。補貼標準:本市職工按上年度廈門市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金額與外來員工繳納的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金額的差額。生育保險、工傷保險方面,本市農村勞動力與外來員工繳費相同,故不必補差。 2011年社保年度(2011年7月-2012年6月)補助標準為 248.84元/月·人。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后,可以鼓勵企業加大招收本市農村勞動力,既促進“用工難”問題的緩解,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又解決好這部分農民的出路,惠及農村勞動力約6.76萬人,共需投入1.81億元。 此外,今年廈門將實施充分就業的發展戰略,實施就業促進工程,完善統籌城鄉就業體系。將努力實現全年新增就業18萬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0.3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在確保企業用工需求方面,廈門將以抓好新稅收政策貫徹為契機,積極推動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保障企業用工的政策措施,積極采取措施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同時,廈門將堅持統籌城鄉,加強村改居和行政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繼續開展各項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健全對就業困難對象和零就業家庭的動態管理以及幫扶工作機制。研究出臺促進城鄉居民就業的城鄉一體化政策,調動企業招收本地勞動者的積極性,拓寬城鄉居民促進就業的渠道。 創業是最積極最主動的就業。廈門將全面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繼續落實鼓勵勞動者創業的財稅、金融、工商、場地等政策措施,抓好扶持創業稅收優惠新政策的貫徹落實,重點抓好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工作。加強創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為創業者提供項目信息、政策咨詢、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社會化服務。 |